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034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技术涉及扫描技术领域,公开了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安装有蜗杆,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端中部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内腔,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本技术中,实现了对成像扫描仪的固定以及旋转,有利于对目标物的旋转扫描,同时也减少人工手持操作干预,进一步提升了成像扫描仪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扫描,尤其涉及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1、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是一种技术设备,用于获取物体或场景的三维图像,其独特之处在于其使用红外光谱来进行成像,这种设备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疗、工业、军事、环境监测等。

2、但现有技术中在对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使用过程中,需要手持成像仪对目标物进行手动扫描,这种方式使得工作人员手持仪器时间过长,不利于准确的进行扫描工作,继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需要人工手持进行扫描,继而增加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安装有蜗杆,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端中部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内腔,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转动柱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的内部与衔接杆的另一端相卡合,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条,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与齿条为啮合连接,所述伸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扫描头。

5、进一步地,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卡槽,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柱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与衔接杆的另一端相卡合。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二和齿轮,所述电机二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的后侧内壁,所述电机二的驱动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齿条为啮合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腔的底部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的底部相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内壁,所述底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外侧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10、进一步地,所述扫描头的前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探头。

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中,通过电机一、蜗杆、转动杆、蜗轮、转动盘、转动柱、滑动杆、连接杆、衔接杆、支撑杆、卡槽、弹簧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对成像扫描仪的固定以及旋转,有利于对目标物的旋转扫描,同时也减少人工手持操作干预,进一步提升了成像扫描仪的工作效率。

13、2、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柱、伸缩柱、电机二、齿轮、齿条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对成像扫描仪的升降,当目标物过高时,可通过升降调节来确保扫描成像的精确性,有利于扫描成像的准确程度,从而提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的驱动端安装有蜗杆(3),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5),所述蜗杆(3)和蜗轮(5)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顶端中部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盘(6)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转动盘(6)的顶部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内腔,所述滑动杆(8)的外侧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杆(10),所述转动柱(7)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的内部与衔接杆(10)的另一端相卡合,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7)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柱(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13),所述伸缩柱(13)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条(15),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与齿条(15)为啮合连接,所述伸缩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扫描头(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1101)和两个卡槽(1102),两个支撑杆(110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柱(7)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杆(1101)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卡槽(1102),所述卡槽(1102)的内部与衔接杆(10)的另一端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二(1401)和齿轮(1402),所述电机二(140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腔体的后侧内壁,所述电机二(1401)的驱动端安装有齿轮(1402),所述齿轮(1402)的一侧与齿条(15)为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腔的底部内壁,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101)的底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的底部内壁,所述底板(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8)的外侧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16)的前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探头(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的驱动端安装有蜗杆(3),所述底板(1)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5),所述蜗杆(3)和蜗轮(5)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顶端中部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盘(6)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转动盘(6)的顶部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内腔,所述滑动杆(8)的外侧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杆(10),所述转动柱(7)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的内部与衔接杆(10)的另一端相卡合,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7)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柱(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13),所述伸缩柱(13)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条(15),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与齿条(15)为啮合连接,所述伸缩柱(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扫描头(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三维精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杰翟荣斌牛彦翀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和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