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85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设于底板顶部,所述底板和竖直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底板侧面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之间连接设有抬升块,所述抬升块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抬升块的斜面靠近横杆设置,所述竖直板远离抬升快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连接设有横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控制抬升块的位置,使抬升块移动至用户的背臀下,进而调整用户的背臀的起始高度,辅助用户进行臀桥运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仰卧起坐训练可能导致腹直肌分离进一步加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产后恢复训练,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女性在生产完毕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进行恢复保养,在医院医务人员对产后孕妇进行辅助恢复治疗时,一般会使用到下肢锻炼设备,对产妇因生产而较为容易受伤的胯部、腹直肌和括约肌进行锻炼,防止孕妇所受损伤无法正常恢复。

2、部分女性在产后会出现腹直肌分离,为尽快恢复身材常常采取错误的锻炼方式,如仰卧起坐训练可能导致腹直肌分离进一步加重,而该装置中在座椅上做仰卧起坐来训练并不适合产后进行,相较仰卧起坐,臀桥训练更加适合产后恢复,该装置缺乏辅助臀桥训练的结构,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仰卧起坐训练可能导致腹直肌分离进一步加重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调节机构控制抬升块的位置,使抬升块移动至用户的背臀下,进而调整用户的背臀的起始高度,辅助用户进行臀桥运动的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竖直板(2),所述竖直板(2)设于底板(1)顶部,所述底板(1)和竖直板(2)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底板(1)侧面上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之间连接设有抬升块(4),所述抬升块(4)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抬升块(4)的斜面靠近横杆(6)设置,所述竖直板(2)远离抬升快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之间连接设有横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升降外壳(13)、第一丝杠螺母(14)、第一丝杠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竖直板(2),所述竖直板(2)设于底板(1)顶部,所述底板(1)和竖直板(2)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底板(1)侧面上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之间连接设有抬升块(4),所述抬升块(4)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抬升块(4)的斜面靠近横杆(6)设置,所述竖直板(2)远离抬升快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之间连接设有横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升降外壳(13)、第一丝杠螺母(14)、第一丝杠螺杆(15)和第一固定块(16),所述升降外壳(13)设于竖直板(2)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块(16)设于升降外壳(13)内壁侧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设于升降外壳(13)内壁侧面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杆(15)一端旋转设于第一固定块(16)内,所述第一丝杠螺杆(15)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12),所述第一丝杠螺母(14)套接于第一丝杠螺杆(15)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母(14)固定连接于横杆(6)侧面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2)中部贯穿设有开口结构,所述横杆(6)通过所述开口结构连接于第一丝杠螺母(14)且移动设于所述开口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产后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块(4)包括抬升外壳(17)、接触层(18)、刮头(19)、移动杆(20)、液压机(21)、支撑架(22)、旋转杆(23)、固定套环(24)和旋转电机(25),所述抬升外壳(17)设于第二丝杠螺母(10)之间,所述接触层(18)贯穿设于抬升外壳(17)的斜边面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洁高娜郜恋恋李漫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