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80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技术涉及平开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所述底框包括有内转接框和外转接框,所述窗扇下框包括有室内型材和室外型材,所述室外型材的室内面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所述外转接框的室内面向上突出设置有抵接于第一密封胶的挡板,所述外转接框设有排水孔,所述室外型材设置有抵接于外转接框室外面的第二密封胶,所述内转接框设置有抵接于室内型材室内面的第三密封胶,在以往两道错位密封结构基础,增设的挡板和第一密封胶相抵,达到三道密封的效果提高密封性,还可防止软密封条变形老化,而且挡板向上突出设置,能有效将进入的雨水抵挡住,防止雨水越过并渗透进断桥结构,并通过设置的排水孔将进入的雨水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开窗的,尤其涉及了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平开窗分为内平开和外平开,而外平开窗具有节省室内空间的优点,配合内开纱窗尤为适合家庭使用,以往的外平开窗扇和窗框之间都是通过在窗框对应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安装两道错位密封来达到室内的密封效果,这样的密封效果一般,气密性和水密性都不足,如暴雨天气雨水容易倒灌进室内;

2、而现在的外平开窗在此基础上,在窗框和窗扇的断桥处增设一软一硬的密封胶,如图4所示,当窗关闭时较软的密封胶会发生形变,压紧于另一密封胶,从而实现三道密封,三道密封之间形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以提高水密性和气密性,但是软密封条在长期使用下被挤压变形老化,无法做到压紧另一密封胶,从而逐渐失去密封效果,而且现有密封结构在遇上暴雨等恶劣天气,部分雨水进入到第一腔体,但由于密封胶的压紧雨水不会进入第二腔体,导致雨水停留在第一腔体内,则会侵蚀密封胶加速其老化,还可能会使得雨水从断桥处向下渗透,导致无法顺利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以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包括有底框(1)和窗扇下框(2),所述底框(1)包括有内转接框(3)和外转接框(4),所述窗扇下框(2)包括有室内型材(5)和室外型材(6),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型材(6)的室内面设置有第一密封胶(11),所述外转接框(4)的室内面向上突出设置有抵接于第一密封胶(11)后侧的挡板(41),所述外转接框(4)设有排水孔(42),所述室外型材(6)设置有抵接于外转接框(4)室外面的第二密封胶(12),所述内转接框(3)设置有抵接于室内型材(5)室内面的第三密封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接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包括有底框(1)和窗扇下框(2),所述底框(1)包括有内转接框(3)和外转接框(4),所述窗扇下框(2)包括有室内型材(5)和室外型材(6),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型材(6)的室内面设置有第一密封胶(11),所述外转接框(4)的室内面向上突出设置有抵接于第一密封胶(11)后侧的挡板(41),所述外转接框(4)设有排水孔(42),所述室外型材(6)设置有抵接于外转接框(4)室外面的第二密封胶(12),所述内转接框(3)设置有抵接于室内型材(5)室内面的第三密封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接框(4)的室外面设有紧抵于第二密封胶(12)的第一抵接部(22),所述室内型材(5)的室内面设有紧抵于第三密封胶(13)的第二抵接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平开窗的型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接框(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苏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方与圆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