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及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78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及成像设备,包括:壳体,其可拆卸地安装于成像设备的鼓组件中,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导电端;显影辊,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分离组件,一体成型地设置于驱动端和/或导电端,分离组件包括弹性部分和分离部分,弹性部分的一端与驱动端/导电端连接,另一端与分离部分连接,分离部分远离弹性部分的一端延伸至靠近驱动端/导电端边缘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影盒设计有与壳体一体成型的弹性部分,无需安装,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并且显影盒靠近并接近感光鼓时弹性部分的弹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显影辊能够更好的与感光鼓接触,提高显影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及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于鼓组件中,显影盒包括有壳体、搅拌架、显影辊、送粉辊,壳体内容纳有显影剂,当显影盒进行工作时,显影辊与鼓组件中的感光鼓相互接触,搅拌架搅动壳体内部的显影剂,送粉辊将显影剂输送至显影辊,显影辊则将显影剂输送至感光鼓上,从而完成显影过程,不过,处于不工作状态的显影辊长期与感光鼓保持接触时,显影辊会对感光鼓造成污染,进而导致感光鼓的寿命缩短以及成像设备的打印效果变差,因此需将显影盒中的显影辊朝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移动,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所以将安装于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的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2、现有技术大多是在端盖的边缘位置延伸出摆杆,摆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显影盒上,摆杆与显影盒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成像设备的按压件对摆杆施加一个作用力并通过摆杆压接弹簧,进而带动显影盒转动。但这样的设计存在着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设置有轴承板,所述导电端上设置有导电端端盖,所述分离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轴承板和/或所述导电端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包括一端相交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自所述轴承板/导电端端盖的下端倾斜朝上延伸,所述第二杆件自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倾斜朝下延伸至连接所述分离部分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之间的夹角范围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设置有轴承板,所述导电端上设置有导电端端盖,所述分离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轴承板和/或所述导电端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包括一端相交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自所述轴承板/导电端端盖的下端倾斜朝上延伸,所述第二杆件自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倾斜朝下延伸至连接所述分离部分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之间的夹角范围是60°至15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板/所述导电端端盖靠近所述第一杆件的位置设置有抵接突起,所述弹性部分受压发生弹性形变后所述第一杆件可抵接所述抵接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呈弧形杆状,弧形杆状的所述弹性部分沿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所述导电端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分离部分包括杆部以及分设在所述杆部两端的连接部和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成像设备的作用力,所述连接部呈半环形并悬空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分离组件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驱动端/所述导电端的一端形成有缺口,所述驱动端/所述导电端上设有朝向所述缺口延伸的安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宏刘学岳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