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972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激活丝素蛋白侧链的羧基,使其与精胺反应,将丝素蛋白侧链上的羧基转化为氨基,得到氨基化丝素蛋白,再分别用EDC激活透明质酸钠分子上羧基及未氨基化丝素蛋白侧链上的羧基后,以氨基化丝素蛋白作为桥连分子,分别生成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透明质酸钠网络以及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丝素蛋白网络,透明质酸钠网络与丝素蛋白网络经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得到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凝胶网络结构牢固、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不易塌陷和解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天然高分子凝胶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透明质酸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具有保水性及塑形能力强的优点,已广泛用于医疗及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但其生物降解速度快,在体内的存留时间短;且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弱,难以引导组织再生。

2、蚕丝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速度较慢,对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可引导组织再生,但保水性及塑形能力不足。用丝素蛋白与透明质酸共混,制备复合组分的凝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不足。

3、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专利cn114989621a将透明质酸、丝素蛋白及聚乙烯醇三者混合后,用1-乙基-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n-羟基丁二酰亚胺交联,制得医美填充凝胶。但因其内部是不同组分之间的混合网络结构,当透明质酸组分被降解后凝胶整体易崩塌;且聚乙烯醇作为合成高分子,在体内长期残留具有生物安全性风险。

4、专利cn102836465a将丝素蛋白微球与透明质酸盐混合后,用二乙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将桑蚕丝脱胶、溶解、透析后,得到丝素蛋白溶液,用纯化水稀释丝素蛋白溶液得到丝素蛋白水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水溶液为未氨基化丝素蛋白水溶液,再进行如下步骤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1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2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将桑蚕丝脱胶、溶解、透析后,得到丝素蛋白溶液,用纯化水稀释丝素蛋白溶液得到丝素蛋白水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水溶液为未氨基化丝素蛋白水溶液,再进行如下步骤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1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2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3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4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p1具体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基化丝素蛋白桥连的双网络透明质酸钠/丝素蛋白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1步骤中所述透明质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5.0%,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500~3000kda;b2步骤中所述氨基化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鸿浩周文国王一淼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雅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