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673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装置,属于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技术领域。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器分为三级:输入级、隔离级、输出级。输入级由功率变换器组成,可以实现电流双向流动;隔离级采用高频变压器,以减小变压器体积,提高整体变换效率;输出级也由功率变换器组成,每个变换器还连接滤波器,以提高电压电流波形质量。整个装置全部采用成熟的功率器件,除了能完成传统电力变压器电压变换、能量传递的功能外,可以对线路各相输出电压进行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装置,属于电力电子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配电网中,供电线路经常会出现各种电压扰动,如电压跌落,上升,闪变, 过电压,欠电压等。对于对电压敏感的负荷,如电脑,通讯设备等,经常会造成 巨大损失,如珍贵数据的丢失,通讯的中断等。传统的伺服式电压稳压器可以解 决供电线路电压扰动的问题,但是传统的伺服式电压稳压器用一个可调自耦变压 器和隔离变压器去对系统注入一个补偿电压,这种结构不但动态响应比较慢,而 且大的工频变压器也是其主要缺点,工频变压器不仅体积大,成本高,而且变换 效率低。上世纪70年代电力电子变压器(PET—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的概念 被提出,PET是利用电力电子换流技术实现电压变换和能量传递的。其突出特点 是通过电压型变换器(VSC)对其原副边交流侧电压、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行连 续可控调节。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器,采用高频变压器实现传统 的自耦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的功能,大大减小了装置的体积,提高了整体的变换 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器采用三相结构,单相为三级构成,即输入级、隔离级、输出级;输入级由第一功率变换器(1)构成;隔离级为高频变压器(3);输出级由第二功率变换器(2)构成;其中,第一功率变换器(1)的输出端接高频变压器(3)的原边,高频变压器(3)的副边连接第二功率变换器(2)的输入端,第二功率变换器(2)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4)的输入端,滤波器(4)的输出端接三相供电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器采用三相结构,单相为三级构成,即输入级、隔离级、输出级;输入级由第一功率变换器(1)构成;隔离级为高频变压器(3);输出级由第二功率变换器(2)构成;其中,第一功率变换器(1)的输出端接高频变压器(3)的原边,高频变压器(3)的副边连接第二功率变换器(2)的输入端,第二功率变换器(2)的输出端连接滤波器(4)的输入端,滤波器(4)的输出端接三相供电网络。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自动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级中第一功率变换器(1)的输入端星型连接,第一功率变换器(1)并 联在单相线路上,第一功率变换器(1)采用桥式拓扑结构由第一功率开关单元(51 )、第二功率开关单元()、第三功率开关单元(52)、第四功率开关单元(巨) 组成,第一功率开关单元(Sl)、第二功率开关单元(^i)互补导通后接高频变压 器(3)原边正端,第三功率开关单元(S2)、第四功率开关单元(5)互补导通 后接高频变压器(3)原边负端,所述每个功率开关单元由两个IGBT和一个反并 联二极管并联组成。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锋倪喜军白杰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