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60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0
本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地坪,所述墙体和地坪上均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毡和防护层,所述防水毡上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套和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夹板和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安装有防虫组件,所述防虫组件包括内槽和滤网,该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能够利用夹板对防水毡进行加紧固定,避免防水毡与墙体或地坪出现分离的状况,进而保障建筑混凝土的防渗水效果,避免地下水将内槽内的驱虫药冲走,以便在地下水位下移后,驱虫药能够继续进行驱离虫蚁工作,延长驱虫时效,同时避免驱虫药污染地下水,保障地下水的安全,适用于混凝土建筑的防渗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保障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安全,往往需要建造防渗水结构防止混凝土建筑出现渗水的状况,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2701946.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该种建筑工程所用防渗水结构为多层复合防渗结构,通过设置的建筑层、保护层和防渗层达到多层配合的复合防渗目的,通过设置的凹槽可以有效的对防潮板进行连接,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在使用时,一方面,防渗层仅仅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工作,容易出现脱胶而产生分离,进而不利于保障防渗层的防渗效果,另一方面,为避免虫蚁对防渗层产生破坏,往往采用在防渗层喷洒药物进行防虫工作,药物容易被地下水冲走,既降低防虫时效,又造成地下水污染。

2、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混凝土建筑的防渗水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地坪,所述墙体和地坪上均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毡和防护层,所述防水毡上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套和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夹板和卡套,所述卡套的内侧安装有防虫组件,所述防虫组件包括内槽和滤网,所述卡套的底部安装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浮板和插销。

3、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建造在地坪的一侧,所述墙体的底部建造有地基,所述地基均匀分布在墙体的底部,所述地坪和墙体均包括混凝土和钢筋骨架,所述混凝土浇筑在钢筋骨架的外侧。

4、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毡粘接在地坪的底部和墙体的外边侧,所述防护层浇铸在防水毡的底部和外边侧。

5、进一步的,所述螺套分别安装在地坪和墙体的内侧,所述螺套焊接在钢筋骨架上,所述夹板分别卡在防水毡的底部和外边侧,所述螺杆的一端焊接在夹板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防水毡并通过螺纹安装在螺套的内侧,所述夹板均匀分布在防水毡上。

6、进一步的,所述卡套焊接在夹板上,所述内槽开设在卡套的内侧,所述通孔开设在卡套的两侧,所述内槽通过通孔与卡套的外侧相连通,所述内槽的内侧装有驱虫药。

7、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卡套的外边侧。

8、进一步的,所述卡套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内槽的底部,所述卡套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槽,所述滑槽通过连槽与通孔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浮板卡在滑槽的底部,所述插销固定在浮板的顶部的两侧,所述插销位于连槽的内侧,所述插销的顶端位于通孔的底部。

10、有益效果:1.该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在建造工作时,完成地基的建造后,在地下夯实的土层结构上浇铸防护层,再将夹板插入到防护层的内侧,再将防水毡粘接在防护层的顶部和内侧,再将螺套拧紧在穿过防水毡的顶部的螺杆的外边侧,并利用螺套和夹板夹紧在防水毡的两侧,避免防水毡产生渗水,再将螺套扎紧在钢筋骨架上,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从而完成墙体和地坪的施工作业,能够有效地利用夹板对防水毡进行加紧固定,避免防水毡与墙体或地坪出现分离的状况,进而保障建筑混凝土的防渗水效果。

11、2.该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在使用时,卡套内的内槽的内侧的药物对虫蚁产生驱离的效果,避免虫蚁对防水毡产生破坏,当地下水上升到卡套处时,使得水分进入到滑槽的内侧,将滑槽内的浮板向上浮起,进而使得浮板带动插销向上移动,插销将通孔进行封闭,避免地下水通过通孔进入到内槽的内侧,进而有效地避免地下水将内槽内的驱虫药冲走,以便在地下水位下移后,浮板带动插销向下移动,内槽内的驱虫药能够继续进行驱离虫蚁工作,延长驱虫时效,同时避免驱虫药污染地下水,保障地下水的安全。

12、3.该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高效方便,适用于混凝土建筑的防渗水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2)和地坪(3),所述墙体(2)和地坪(3)上均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毡(4)和防护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毡(4)上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套(8)和螺杆(9),所述螺杆(9)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夹板(10)和卡套(11),所述卡套(11)的内侧安装有防虫组件,所述防虫组件包括内槽(12)和滤网(14),所述卡套(11)的底部安装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浮板(16)和插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建造在地坪(3)的一侧,所述墙体(2)的底部建造有地基(1),所述地基(1)均匀分布在墙体(2)的底部,所述地坪(3)和墙体(2)均包括混凝土(6)和钢筋骨架(7),所述混凝土(6)浇铸在钢筋骨架(7)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毡(4)粘接在地坪(3)的底部和墙体(2)的外边侧,所述防护层(5)浇铸在防水毡(4)的底部和外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8)分别安装在地坪(3)和墙体(2)的内侧,所述螺套(8)焊接在钢筋骨架(7)上,所述夹板(10)分别卡在防水毡(4)的底部和外边侧,所述螺杆(9)的一端焊接在夹板(10)上,所述螺杆(9)的另一端穿过防水毡(4)并通过螺纹安装在螺套(8)的内侧,所述夹板(10)均匀分布在防水毡(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1)焊接在夹板(10)上,所述内槽(12)开设在卡套(11)的内侧,所述内槽(12)通过通孔(13)与卡套(11)的外侧相连通,所述通孔(13)开设在卡套(11)的两侧,所述内槽(12)的内侧装有驱虫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的内壁上焊接有滤网(14),所述滤网(14)位于卡套(11)的外边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位于内槽(12)的底部,所述卡套(11)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槽,所述滑槽(15)通过连槽与通孔(1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6)卡在滑槽(15)的底部,所述插销(17)固定在浮板(16)的顶部的两侧,所述插销(17)位于连槽的内侧,所述插销(17)的顶端位于通孔(13)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2)和地坪(3),所述墙体(2)和地坪(3)上均安装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毡(4)和防护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毡(4)上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套(8)和螺杆(9),所述螺杆(9)上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夹板(10)和卡套(11),所述卡套(11)的内侧安装有防虫组件,所述防虫组件包括内槽(12)和滤网(14),所述卡套(11)的底部安装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浮板(16)和插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建造在地坪(3)的一侧,所述墙体(2)的底部建造有地基(1),所述地基(1)均匀分布在墙体(2)的底部,所述地坪(3)和墙体(2)均包括混凝土(6)和钢筋骨架(7),所述混凝土(6)浇铸在钢筋骨架(7)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毡(4)粘接在地坪(3)的底部和墙体(2)的外边侧,所述防护层(5)浇铸在防水毡(4)的底部和外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8)分别安装在地坪(3)和墙体(2)的内侧,所述螺套(8)焊接在钢筋骨架(7)上,所述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凤刘宏印樊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杰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