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及铁钻工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37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及铁钻工,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包括发射单元、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和夹紧单元,发射单元与环形轨道电信号连接;转换单元设置于环形轨道的内侧,且转换单元与环形轨道之间具有间隙,转换单元能将变化的磁场转化为高频电流;控制单元与转换单元电信号连接,夹紧单元与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控制单元能接收并整流经转换单元转化后的高频电流,并控制夹紧单元夹紧或松开钻具。通过互不接触的转换单元和环形轨道,将发射单元所发出的高频振荡的电流经电‑磁‑电转换后,由控制单元接收整流以控制夹紧单元夹紧或松开钻具,一方面可以提升一次性上卸扣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夹紧单元的主动复位,避免卡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及铁钻工


技术介绍

1、铁钻工是进行钻具、钻铤上卸扣工作的自动化工具,代替了传统的液气大钳、b型钳,铁钻工由冲扣钳和旋扣钳组成。上扣作业时,冲扣钳的下钳夹紧下部钻具,旋扣钳夹紧上部钻具,通过旋扣器实现旋扣,旋扣完成后冲扣钳的上钳夹紧上部钻具并绕着下部钻具中心旋转较小一定角度,最终实现紧扣的作业,卸扣作业与上述作业流程相反。

2、现有的铁钻工分为两种,一种为不可连续旋转的旋转主钳,其旋转主钳需要多次重复进行冲扣和紧扣工作,上卸扣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一次性上卸扣成功率低;另一种为可连续旋转的旋转主钳,但采用这种方式的旋转主钳在夹紧钻具后,夹紧单元无法自动复位,极易发生卡钻。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及铁钻工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及铁钻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铁钻工工作效率低、夹紧单元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300)包括控制盒(310)和拾取块(320),所述拾取块(320)与所述控制盒(310)电信号连接,所述拾取块(320)设置于环形轨道(200)的内侧,且所述拾取块(320)与所述环形轨道(200)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200)具有开口段(210)和封闭段(220),所述开口段(210)的尺寸大于所述旋转主钳(700)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300)包括控制盒(310)和拾取块(320),所述拾取块(320)与所述控制盒(310)电信号连接,所述拾取块(320)设置于环形轨道(200)的内侧,且所述拾取块(320)与所述环形轨道(200)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200)具有开口段(210)和封闭段(220),所述开口段(210)的尺寸大于所述旋转主钳(700)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块(3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拾取块(320)位于所述封闭段(220)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信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200)包括两个环形导杆(230),两个所述环形导杆(230)间隔设置,所述拾取块(320)对应于所述环形导杆(230)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波张涛陈小永李占柱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