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28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包括斗体本体,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可以干湿两用,用于抓取地面上的物料或者用于抓取水面的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抓斗,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


技术介绍

1、抓斗的斗体结构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抓取水面物质的斗体结构以及抓取地面干散物质的斗体结构。其中,水面物质如水草或漂浮物等,干散物质如砂或石子等。目前,现有的这两种功能的斗体的结构完全不同,不能兼用。如中国专利cn202223168493.9所记载的一种用于硅砂运输的装车装置,该装车装置的斗体结构不具有沥水的结构,无法抓取水面物质。又如中国专利cn201520555699.8所记载的一种筛网振动式可分选抓斗,其具有镂空的筛选装置,可以用在抓取水面物质,具有一定的沥水效果,但是其如果用在抓取干散物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渗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该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可以干湿两用,用于抓取地面上的物料或者用于抓取水面的物体。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包括斗体本体,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所述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本体,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所述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所述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8),所述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25),所述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21),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所述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内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凹陷槽(27),所述底挡板(12)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一凹陷槽(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斗体本体,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高度的侧方溢流孔,所述斗体本体的底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底侧溢流孔,所述侧方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一过滤网(8),所述底侧溢流孔内固接有第二过滤网(25),所述侧方溢流孔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侧挡板(21),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内侧设置有嵌设在所述斗体本体内表面的且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底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内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凹陷槽(27),所述底挡板(12)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一凹陷槽(27)内,所述底挡板(12)的周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凸片(30),所述第一凹陷槽(27)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凸片(30)对应的凸槽(28),所述凸片(30)通过第一螺栓(13)安装在所述斗体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底侧溢流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过滤网(25)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二凹陷槽内,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周边与所述第二凹陷槽的侧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网(25)的外表面与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铰点抓斗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本体的后侧设置有u型挡板(18),所述u型挡板(18)靠近所述斗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滑槽(32)和底槽(11),所述侧挡板(21)的两侧滑动设置于所述侧滑槽(32)内,所述侧挡板(21)的底侧能够插入设置于所述底槽(11)内,所述侧挡板(21)的内侧贴合在所述斗体本体的外表面,所述侧挡板(21)的上端与所述斗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二螺栓(9)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岩王晨张光斌韩振厉昊全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恩倍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