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19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下方通过第一绝缘片分别设置有电池模组、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的下方连接有模组固定装置,所述模组固定装置的下方固定有箱体,所述模组固定装置与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电芯,所述电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绝缘片,所述电芯的顶部一侧设置的跨链铜排;本技术通过设计包括液冷板、冷却管路、注水接头和内部流道的液冷装置,使液冷装置整体形成了一个框架结构,安装时,只需要将液冷组件安装在在电池内,将电池模组安装在液冷板中间区域,即可完成电池整体框架结构的搭建,提高了电池包的强度,减少传统电池包中的模组结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电池储能技术愈加成熟,具有容量大、安全可靠、噪声低、环境适应性强和便于安装等优点,在储能行业中应用广泛。但储能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对温度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储能系统主流形式是通过风扇强制风冷为电芯降温,但冷却均匀性比较差,系统温差只能控制在8℃以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系统稳定性降低,且电芯寿命损耗严重。

2、为解决上述问题,储能液冷系统逐步倍受青睐,储能液冷系统相对于强制风冷系统,可较好的控制系统整体温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系统依旧稳定可控,但因传统液冷板跟电芯模组的接触面积较小,无法快速实现热交换,储能液冷系统电池包也不能快速降温散热,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包括上盖,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包括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下方通过第一绝缘片(17)分别设置有电池模组(2)、液冷装置(3),所述液冷装置(3)的下方连接有模组固定装置(4),所述模组固定装置(4)的下方固定有箱体(5),所述模组固定装置(4)与箱体(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15),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等距离分布的电芯(202),所述电芯(2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绝缘片(203),所述电芯(202)的顶部一侧设置的跨链铜排(201),所述跨链铜排(201)分别连接有负极输出铜排(204)和正极输出铜排(205),所述固定有箱体(5)的一侧设置有面板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包括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下方通过第一绝缘片(17)分别设置有电池模组(2)、液冷装置(3),所述液冷装置(3)的下方连接有模组固定装置(4),所述模组固定装置(4)的下方固定有箱体(5),所述模组固定装置(4)与箱体(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垫(15),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等距离分布的电芯(202),所述电芯(2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绝缘片(203),所述电芯(202)的顶部一侧设置的跨链铜排(201),所述跨链铜排(201)分别连接有负极输出铜排(204)和正极输出铜排(205),所述固定有箱体(5)的一侧设置有面板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单元包括固定在箱体(5)一端的第一安装面板(8),且第一安装面板(8)与箱体(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安装面板(10),且第二安装面板(10)与箱体(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液冷板型储能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板(8)上设置有bmu(11)、msd(12)、负极输出座(13)和正极输出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朝邱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慧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