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硅片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及划片方法。
技术介绍
1、太阳能光伏板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产出的太阳能硅片的大小一般都较大,在投入使用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太阳能硅片进行单次或多次的等分,继而使得太阳能硅片的尺寸适用于各种不同场景,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太阳能光伏板划片机,
2、现有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在不影响灌区功能的前提下开始向灌区中设置,以充分利用灌区所在区域,而由于灌区的特殊性,用于其中的太阳能光伏板生产过程中都会加入防水材料,为了保障产出光伏板的耐用性,工作人员需要在划片后对其进行防水测试,而当前的操作流程一般是将太阳能光伏板划片后再进行浇水试验,最后只需对浇水后的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检测即可判断出其是否符合灌区的使用标准,特别是太阳能硅片横切面位置的防水效果,其受到切割后很容易失去防水性能,这便是影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使用寿命的关键。
3、浇水试验虽然操作简单,但为了保障测试的准确性,工作人员不能将大量光伏板堆积在一起浇水,避免堆叠在中部的光伏板无法充分与水接触,但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令太阳能硅片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9)一端与底座(1)顶面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9)另一端通过底板(10)与底座(1)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9)上相对移动座(5)四角位置均固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板(11)凹面位置与移动座(5)转角处滑动接触,所述移动座(5)中部开设有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令太阳能硅片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9)一端与底座(1)顶面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9)另一端通过底板(10)与底座(1)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9)上相对移动座(5)四角位置均固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为l型结构,所述限位板(11)凹面位置与移动座(5)转角处滑动接触,所述移动座(5)中部开设有贯通口(12),所述贯通口(12)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两端分别与支撑架(9)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内壁开设有与活动板(13)滑动配合的板槽(14),所述板槽(14)内壁开设有边槽(15),所述边槽(15)内壁通过挤压弹簧(16)弹性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呈十字型结构,所述固定板(17)前后两端对称固设有两个挤压杆(18),所述挤压杆(18)内侧端贯穿支撑架(9)延伸至内侧方并与移动座(5)侧壁挤压配合,所述固定板(17)中部均匀固设有三个插杆(19),所述活动板(13)侧壁开设有四个与插杆(19)插接配合的插槽(20),所述插槽(20)开口端与插杆(19)内侧端均为圆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7)上端连接有活动环(21),所述活动环(21)与支撑架(9)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环(21)内部之间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支撑架(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2)上相对活动环(21)内部的位置开设有螺旋槽(23),所述活动环(21)内壁固设有与螺旋槽(23)滑动配合的导块(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还包括电动机(25),所述电动机(25)与移动座(5)后壁连接固定,所述电动机(25)输出端贯穿移动座(5)后壁延伸至贯通口(12)内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6),所述第一齿轮(26)前端贯穿贯通口(12)内壁延伸至前方并与切割轮(4)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3)中部相对第一齿轮(26)的位置为口字型结构,所述活动板(13)上下内壁均呈线性等间距结构固设有多个与第一齿轮(26)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柱(27),所述第一齿轮(26)同一时间仅能与其中一侧的多个第一齿柱(27)啮合连接,所述活动板(13)上下外壁呈中心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挤压块(59),所述挤压块(59)为直角梯形柱结构并与贯通口(12)内壁挤压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区用太阳能光伏板划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水组件(8)包括圆筒(28),所述圆筒(28)与圆腔(7)转动配合,所述圆筒(28)与支撑架(9)前壁滑动连接,所述圆筒(28)内侧底面滑动连接有滑杆(29),所述滑杆(29)为u型结构,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继辉,沈建,范旭旭,万庆宇,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