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式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90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6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缠绕式线缆连接器,包括外包裹体、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外包裹体,所述外包裹体左右两面均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内表面中间偏上处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包裹体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插入口,所述外包裹体外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开设有限位口。该缠绕式线缆连接器,通过内包裹体通过两侧定位凸条插入相匹配的滑槽,然后通过定位凸条上的凸块进入滑槽上的固定孔且贯穿外包裹体和绝缘壳体,此时内包裹体与外包裹体、绝缘壳体固定套接,达到了防止电连接器结构位置偏离或脱落的效果,保证了电连接器部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具体为一种缠绕式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电缆连接器主要适用于传输设备局各类数字程控交换机、光电传输设备内部联接和配线架之间的信号传输,用于传输数据、音频、视频等通讯设备。护套采用阻燃材料,安全系数高。采用先进的工艺生产,使电缆的阻燃抗均匀性好,多芯电缆使机架敷设更加便捷。

2、公开号cn206076611u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线缆、与线缆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线缆具有线缆本体、位于所述线缆本体一端以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的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线缆本体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弯曲呈弧形。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具有弯曲呈弧形的缓冲部,从而可以缓冲在反复插拔所述线缆连接器时产生的拉伸力,使得线缆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处稳定性得以提高,如此可以大大延长线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但该连接器电连接器部分结构简单却容易松动脱落导致电性不良且缓冲部下方的线缆分布混乱拥挤易降低线缆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式线缆连接器,包括外包裹体(1)、绝缘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外包裹体(1),所述外包裹体(1)左右两面均开设有两条滑槽(3),所述滑槽(3)内表面中间偏上处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外包裹体(1)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插入口(5),所述外包裹体(1)外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内部开设有限位口(8),所述固定套(7)外表面套接有热缩套管(9),所述外包裹体(1)内部套设有内包裹体(10),所述内包裹体(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定位凸条(12),所述定位凸条(12)外表面中心偏上处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式线缆连接器,包括外包裹体(1)、绝缘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外包裹体(1),所述外包裹体(1)左右两面均开设有两条滑槽(3),所述滑槽(3)内表面中间偏上处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外包裹体(1)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插入口(5),所述外包裹体(1)外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内部开设有限位口(8),所述固定套(7)外表面套接有热缩套管(9),所述外包裹体(1)内部套设有内包裹体(10),所述内包裹体(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定位凸条(12),所述定位凸条(12)外表面中心偏上处固定连接有凸块(13),所述内包裹体(10)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14),所述导线(14)贯穿内包裹体(10)下表面,所述导线(14)外表面套接有包皮(15),所述内包裹体(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电路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缠绕式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2)左右两面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孔(4),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朱春
申请(专利权)人:省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