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浸油,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差速器壳体一般通过铸造工艺完成,在其完成时需要做防锈处理,通常采用喷油和浸油两种方式进行,由于差速器壳体自身仅有上下两端较小的开口连通内部,且防锈油液本身浓度较大,导致浸油时,防锈油液进入壳体内部时间较慢,甚至可能有在没有充分浸油后,就直接取出的情况发生,导致壳体内部未能充分的浸油造成后期生锈。
2、针对差速器浸油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20258557u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提供一种可便于差速器内部充分浸油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在所述箱体上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动架,通过在第一滑动架带动差速器外壳往下移动的时候,旋转管将从差速器外壳下端的开口进入到差速器外壳的内部,接着操作人启动水泵可将防锈油从旋转管流出,由此可快速的将防锈油流进差速器外壳的内部,使差速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架体(11),所述工作架体(11)内腔为凹形,用于容纳润滑油,所述工作架体(11)表面设有夹持移动组件(20)、底部支撑转动组件(30)以及转动辅助定位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移动组件(20)包括第一螺纹杆(21),所述第一螺纹杆(21)和工作架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1)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架(23),所述第一螺纹杆(21)转动使得连接架(23)竖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架体(11),所述工作架体(11)内腔为凹形,用于容纳润滑油,所述工作架体(11)表面设有夹持移动组件(20)、底部支撑转动组件(30)以及转动辅助定位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移动组件(20)包括第一螺纹杆(21),所述第一螺纹杆(21)和工作架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1)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架(23),所述第一螺纹杆(21)转动使得连接架(23)竖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体(11)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螺纹杆(21)转动的第一电机(22),所述连接架(23)表面设有支撑臂(24),所述支撑臂(24)内部螺纹连接有电动丝杆(25),所述电动丝杆(25)转动使得连接盘(26)横向移动,所述连接盘(26)底部转动连接有电动夹爪(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转动组件(30)包括第二螺纹杆(31),所述第二螺纹杆(31)和工作架体(11)转动连接,所述工作架体(11)表面设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31)转动的第二电机(32),所述工作架体(11)内部设有限位杆(33),所述第二螺纹杆(31)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支撑架(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差速器壳体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34)内部螺纹槽方向相反,当第二螺纹杆(31)转动两个支撑架(34)相反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架(34)内部安装有第一弹性件(35),所述第一弹性件(35)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36),所述连接块(3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球(37),所述第二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刘朋,张乐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沃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