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827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壳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包括金属壳加工平台,金属壳加工平台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管,金属壳加工平台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供料管,金属壳加工平台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胶芯进料传送带,金属壳加工平台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组装机构,组装机构一侧设置有刷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组装机构、第一转轴、第一驱动电机、转子、连接块和组装块,在金属壳加工平台使用时,利用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转轴的配合带动转子进行旋转,从而利用转子与连接块的配合,可以对组装块进行活塞运动,从而利用组装块对进入其内部的金属壳体进行组装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了人力输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壳体加工,具体为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铆接是一种古老的连接方法,目前在许多行业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尤其是飞机、汽车、五金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上对铆接结构和铆接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技术在对金属壳体进行加工时,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金属壳体进行组装,现有的这种组装方式在实际操作时,降低了金属壳体组装效率,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4、2、现有的技术在对金属壳体进行加工过程中,在对金属壳体进行铆压时,都是采用液压机构对金属壳体进行铆压处理,现有的这种铆压技术在进行铆压过程中,由于液压机构输出的压力不均匀,会导致金属壳体在铆压过程中出现变形的情况,从而影响金属壳体铆压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解决了现今存在的金属壳体加工效率慢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包括金属壳加工平台(1),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管(2),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供料管(3),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胶芯进料传送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组装机构(5),所述组装机构(5)一侧设置有刷料机构(6),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上表面后端设置有送料器(7),所述送料器(7)一侧设置有铆压机构(8),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料机构(6)包括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包括金属壳加工平台(1),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一侧设置有第一供料管(2),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供料管(3),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胶芯进料传送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组装机构(5),所述组装机构(5)一侧设置有刷料机构(6),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上表面后端设置有送料器(7),所述送料器(7)一侧设置有铆压机构(8),所述金属壳加工平台(1)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料机构(6)包括刷头(61)、支撑架(62)和(63),所述刷头(61)固定安装在刷料机构(6)输出端,所述支撑架(62)固定安装在刷料机构(6)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壳体供料用伺服铆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2)固定安装在胶芯进料传送带(4)下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2)输出端与第一转轴(51)底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锦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晟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