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悬架系统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悬架系统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799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0
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目标体积模块,配置为基于悬架系统内液压流体的目标压力确定车辆的悬架系统内液压流体的目标体积;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目标体积以及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生成体积指令;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体积指令生成:用于电动液压流体泵的泵指令;和用于第一和第二座阀的第一和第二阀指令,该第一和第二座阀分别调节第一和第二回路内进出的液压流体流量;阀控制模块,分别基于第一和第二阀指令致动第一和第二座阀;以及泵控制模块,基于泵指令控制泵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总体涉及机动车辆的悬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抵抗车辆的俯仰和侧倾运动的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1、这里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一般性地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目前指定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就其在本背景部分中描述的程度而言,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符合现有技术的描述的方面,既没有明确也没有暗示地被承认为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2、悬架系统通过吸收会使车身受到影响的颠簸和振动来改善车辆的行车质量。悬架系统还改善地面与车辆轮胎之间的接触,从而提高安全性和控制性。悬架系统的一个缺点是,基本的弹簧/减震器布置会使车辆在转弯(例如,转向)期间向右或向左侧倾/倾斜,在减速时(例如,制动时)前俯,在加速时后仰。车辆在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加速度会产生侧倾力矩,车辆在左转时会向右倾斜/下沉,在右转时会向左倾斜/下沉。车辆在加速和制动时所经历的前后加速度会产生俯仰力矩,在制动时,车辆会向前倾斜,使前轴承受负荷,而在加速时,车辆会向后倾斜,使后轴承受负荷。这些侧倾和俯仰力矩会降低抓地力、转弯性能和制动性能,也会让驾驶员和乘客感到不适。许多车辆都配备了稳定杆/防倾杆,这些机械系统有助于抵消驾驶过程中产生的侧倾和/或俯仰力矩。例如,防倾杆通常是机械连杆,在左右减震器之间横跨车辆的宽度。当其中一个减震器伸展时,防倾杆会向相反的减震器施加力,以抵消车辆的侧倾力矩,并帮助纠正侧倾角度,以提供更平缓的转弯。然而,这些机械系统也有一些缺点。首先,由于稳定杆/防侧倾杆需要在减震器之间有相对笔直、畅通无阻的横跨车辆的路径,因此机械系统通常会受到组装方面的限制。其次,稳定杆/防倾杆是被动的,当悬架系统开始移动(即,倾斜)时起作用。当不需要侧倾刚度时,这类机械系统无法轻易关闭或取消。有些车辆确实有手动或电子致动的稳定杆/防倾杆断开装置,但这些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可能使其不适合大多数车辆应用。

3、为了增强或取代传统的机械稳定杆/防倾杆,目前正在开发防倾悬架系统,该系统通过液压将液压回路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减震器连接起来,其中一个减震器的伸展会在液压回路中的其他减震器中产生压力变化,从而使液压回路中的其他减震器更难压缩。其他减震器的压力变化会增加车辆的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然而,这种系统的缺点是更难实现驾乘舒适性,因为颠簸力会通过液压回路从一个减震器传递到另一减震器,从而导致不期望的悬架运动。因此,仍然需要改进车辆悬架系统,使其在保持可接受的乘坐舒适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俯仰和侧倾。

4、一些悬架系统可以包括大量可单独控制的阀,这些阀可以流体连接悬架系统的不同液压回路,或流体隔离悬架系统的不同液压回路。需要精确控制悬架系统各液压回路中液压流体的压力和体积,例如用于侧倾控制或侧倾和俯仰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种特征中,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目标体积模块,配置为基于悬架系统内液压流体的目标压力确定车辆的悬架系统内液压流体的目标体积;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目标体积以及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生成体积指令;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体积指令生成:用于电动液压流体泵的泵指令;以及用于第一和第二座阀的第一和第二阀指令,第一和第二座阀分别调节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进出的液压流体流量;阀控制模块,分别基于第一和第二阀指令致动第一和第二座阀;以及泵控制模块,基于泵指令控制电动液压流体泵的操作。

2、在进一步的特征中,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将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向目标体积调节来生成体积指令。

3、在进一步的特征中,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目标压力以及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压力,生成体积指令。

4、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等效静压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和第二压力确定等效静压,其中,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向目标压力调节等效静压来生成体积指令。

5、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基于(a)车辆的侧倾和(b)车辆的俯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目标压力。

6、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车速确定目标压力。

7、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悬架系统的模式确定目标压力。

8、在进一步的特征中,体积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回路内的第一压力确定第一回路中液压流体的第一体积;以及基于第二回路内的第二压力确定第二回路中液压流体的第二体积,其中,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体积和第二体积之和确定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

9、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系数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和第二体积确定体积分配系数,其中,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体积分配系数确定体积指令。

10、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动态模式模块配置为基于车辆的加速度设置车辆动态模式,其中,指令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车辆动态模式生成泵指令、第一阀指令和第二阀指令。

11、在一个特征中,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悬架系统内液压流体的目标压力,确定车辆的悬架系统内液压流体的目标体积;基于目标体积以及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生成体积指令;基于体积指令,生成:用于电动液压流体泵的泵指令;以及用于第一和第二座阀的第一和第二阀指令,第一和第二座阀分别调节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进出的液压流体流量;分别基于第一和第二阀指令致动第一和第二座阀;以及基于泵指令控制电动液压流体泵的操作。

12、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生成体积指令包括基于将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向目标体积调节而生成体积指令。

13、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生成体积指令包括进一步基于目标压力以及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压力生成体积指令。

14、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和第二压力确定等效静压,其中,生成体积指令包括基于将等效静压向目标压力调节来生成体积指令。

15、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a)车辆的侧倾和(b)车辆的俯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目标压力。

16、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车速确定目标压力。

17、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悬架系统的模式确定目标压力。

18、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回路内的第一压力,确定第一回路中液压流体的第一体积;以及基于第二回路内的第二压力,确定第二回路中液压流体的第二体积,其中,确定当前体积包括基于第一体积和第二体积之和,确定悬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

19、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和第二体积确定体积分配系数,其中,确定体积指令包括进一步基于体积分配系数确定体积指令。

20、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车辆的加速度设置车辆动态模式,其中,生成泵指令包括进一步基于车辆动态模式生成泵指令、第一阀指令和第二阀指令。

21、从具体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将所述悬架系统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向所述目标体积调节来生成所述体积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压力以及所述悬架系统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内相应的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来生成所述体积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等效静压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确定等效静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基于(a)所述车辆的侧倾和(b)所述车辆的俯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车速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所述悬架系统的模式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体积模块,配置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系数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体积和所述第二体积确定体积分配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动态模式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车辆的加速度设置车辆动态模式,

11.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生成所述体积指令包括基于将所述悬架系统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向所述目标体积调节而生成所述体积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生成所述体积指令包括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压力以及所述悬架系统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内相应的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来生成所述体积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确定等效静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a)所述车辆的侧倾和(b)所述车辆的俯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车速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悬架系统的模式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体积和所述第二体积确定体积分配系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车辆的加速度设置车辆动态模式,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基于将所述悬架系统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内液压流体的当前体积向所述目标体积调节来生成所述体积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体积指令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所述目标压力以及所述悬架系统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内相应的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来生成所述体积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等效静压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确定等效静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基于(a)所述车辆的侧倾和(b)所述车辆的俯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车速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目标压力模块,配置为进一步基于所述悬架系统的模式确定所述目标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体积模块,配置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系数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体积和所述第二体积确定体积分配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动态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迪斯·卡尔钦德伯特·范德斯米森托姆·海兰兹
申请(专利权)人:德雷威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