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795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包括定模、动模和第一型芯,定模固定设置,动模滑动设置,设动模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动模沿第一方向滑动能够与定模合模,合模后的动模和定模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型芯设置于第一空腔中;第一型芯具有正常状态和收缩状态,正常状态时第一型芯的体积大于收缩状态时第一型芯的体积,且第一型芯的正常状态为铸件成型所需状态;通过第一型芯在正常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转变,使得液体在第一空腔中的压力受到改变,而压力的改变会使得在凝固过程中的液体初凝枝晶结构发生变形,大幅提高液体间的补缩能力,改善铸件内部缩松状态,提高铸件致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制造模具时,机电设备壳体常采用压铸的方式,压铸铸造的机电外壳生产率高、尺寸精度高、节省成本,压铸时,需要向压铸设备的模具内注入熔融后的原料,使原料呈现出壳体的形状,然后冷却凝固,但是压铸的铸件内部常常会产生微孔,导致铸件的强度大大降低,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机电壳体多为薄壁型结构,熔融的原料在型腔中流动受限,容易造成成型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铸造件在铸造时内部密度疏松而导致致密度不好和熔融原料在薄壁型腔内流动性差,导致原料填充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

2、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包括定模、动模和第一型芯,定模固定设置,动模滑动设置,设动模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动模沿第一方向滑动能够与定模合模,合模后的动模和定模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型芯设置于第一空腔中。

4、第一型芯具有正常状态和收缩状态,正常状态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动模和第一型芯,定模固定设置,动模滑动设置,设动模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动模沿第一方向滑动能够与定模合模,合模后的动模和定模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型芯设置于第一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动芯还包括顶柱,顶柱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且顶柱相较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更接近于预设轴线,定模与动模互相靠近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动模靠近第一凹槽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顶柱滑动设置于第二凹槽中,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顶柱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和小端均贯穿预设轴线,且顶柱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动模和第一型芯,定模固定设置,动模滑动设置,设动模滑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动模沿第一方向滑动能够与定模合模,合模后的动模和定模之间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型芯设置于第一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动芯还包括顶柱,顶柱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且顶柱相较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更接近于预设轴线,定模与动模互相靠近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动模靠近第一凹槽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顶柱滑动设置于第二凹槽中,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顶柱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和小端均贯穿预设轴线,且顶柱的周面上设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绕预设轴线交替设置,第一平面与预设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平面与预设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一滑块和第一平面滑动连接,第二滑块和第二平面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平面相邻的侧面与第一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靠近顶柱的一面上均设有第一卡块,顶柱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均设有第一卡槽,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第一卡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平行,每个第一卡块滑动设置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卡槽中,且第一卡块与对应的第一卡槽在预设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卡接,每个第一卡块上设有第一定位块,每个第一卡槽中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定芯之间设有间距,第一定位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定芯靠近动芯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二卡块,多个第二卡块绕预设轴线均匀安装于定芯上,每个第一滑块和每个第二滑块靠近定芯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每个第二卡槽沿预设轴线径向方向延伸,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礼葵
申请(专利权)人:嘉禾县德鑫五金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