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取样,特别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对海洋地质沉积物进行取样时,通常将取样筒从表层插入沉积物内,以使不同深度的沉积物进入取样筒内部,通过取样筒将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整体取出再按深度拆分,以获得目标深度的样本。然而,在取样筒从表层向下插入沉积物的过程中,表层的样本会随着取样筒从顶部被携带至底部,导致表层样本与目标取样层的样本混杂,影响取样精度。同时,由于取样筒多为单独对指定位置进行取样,在需要对不同方位的海洋地质沉积物进行取样时,需要通过取样筒对其中一个位置取样完毕后自海底送回地面,再次下沉至海底的另一位置进行取样,如此反复操作会造成时间浪费,降低取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能够提高取样精度和取样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样装置,包括:
3、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架、钻杆以及多个取样筒,所述钻杆与多个所述取样筒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取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活动杆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取样架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活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孔并相对所述第二活动孔可活动,所述活动杆的朝向沉积物的一端具有尖端,所述活动杆的远离所述尖端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限位部与所述底板并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防撞板和复位结构,所述防撞板设置于所述取样机构的外周并相对所述底板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活动杆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取样架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活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孔并相对所述第二活动孔可活动,所述活动杆的朝向沉积物的一端具有尖端,所述活动杆的远离所述尖端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限位部与所述底板并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防撞板和复位结构,所述防撞板设置于所述取样机构的外周并相对所述底板可转动,所述复位结构可伸缩连接于所述防撞板,所述复位结构用于在所述防撞板相对所述底板转动时发生形变,并产生恢复形变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结构;和/或,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连接部件,沿所述钻杆的钻进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取样架,所述防撞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辅助清洁板,所述辅助清洁板沿所述钻杆的钻进方向上贯通设有第三活动孔,所述第三活动孔的内壁设有刷毛,所述刷毛自所述第三活动孔的内壁向所述第三活动孔的中心延伸至抵接于所述钻杆与所述取样筒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清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与所述第二辅助板的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合形成所述第三活动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均设有刷毛,所述防撞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旭东,吴刚,黄磊,夏长发,李学林,王陆一,陆天启,付玉通,陶德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