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71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包括基座、绝缘挡墙和若干端脚,若干宽度方向端脚至少包括第一端脚,宽度方向基座的底部具有第一装配工位,宽度方向基座的顶部具有挡墙装配工位和第二装配工位,宽度方向挡墙装配工位与宽度方向第一装配工位的位置相对,设宽度方向基座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该继电器由以下步骤生产:宽度方向绝缘挡墙一体成型于宽度方向基座的顶部的挡墙装配工位;宽度方向第一端脚沿第一方向由下往上装配于宽度方向第一装配工位。所提供的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整个继电器制作过程中,仅需要一次封胶、烘烤工序,降低制作成本,且封胶针头与触点完全隔离,可避免触点被胶水污染造成的接触电阻不良、吸合不导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制备,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继电器是一种电气开关,它使用电磁力来控制一个或多个电气电路的操作。继电器通常由电磁铁、触点和弹簧等部件组成。当电磁铁被激活时,它会产生磁场,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打开或关闭电路。

2、现有的继电器在制备过程中,首先端脚统一从基座上端插入,而后在基座内安装绝缘挡墙,为解决不同的负载组件绝缘距离过近的问题,由于绝缘挡墙是端脚装入后再装入,因此绝缘挡墙和基座之间肯定会存在装配间隙,现有会对继电器内部的装配间隙进行封胶、烘烤处理;并且,组装成品后,还需要对外露的端脚进行封胶处理、烘烤处理,以满足绝缘要求。

3、可知,现有的继电器制备需要进行两次处理、烘烤工序,这无疑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在第一次封胶时,封胶针头位于触点上端,容易造成触点位置有胶水残留,造成接触电阻不良、吸合不导通等问题,易造成触点污染,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继电器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绝缘挡墙(20)和若干端脚,若干所述端脚至少包括第一端脚(30),所述基座(10)的底部具有第一装配工位(101),所述基座(10)的顶部具有挡墙装配工位(102)和第二装配工位(103),所述挡墙装配工位(102)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的位置相对,设所述基座(10)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凹设有底面槽(104),所述底面槽(104)处贯穿设有底面通孔(105),所述挡墙装配工位(102)相对于所述底面通孔(105)的位置处具有第一竖向轨道(1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绝缘挡墙(20)和若干端脚,若干所述端脚至少包括第一端脚(30),所述基座(10)的底部具有第一装配工位(101),所述基座(10)的顶部具有挡墙装配工位(102)和第二装配工位(103),所述挡墙装配工位(102)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的位置相对,设所述基座(10)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101)凹设有底面槽(104),所述底面槽(104)处贯穿设有底面通孔(105),所述挡墙装配工位(102)相对于所述底面通孔(105)的位置处具有第一竖向轨道(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3)凹设有顶面槽(107),所述挡墙装配工位(102)的底部在第一方向上高于所述顶面槽(107)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工位(103)凹设有顶面槽(107),所述顶面槽(107)处具有第二竖向轨道(108),所述顶面槽(107)内贯穿设有顶面通孔(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基座(1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除所述第一端脚(30)以外的端脚至少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向舒周基圆谢峰王亚宾刘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三友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