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的制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5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热解路线合成一类具有M‑N<subgt;4</subgt;活性单元的单原子纳米酶,配制浓度为10‑500μg/mL的纳米酶溶液为溶液一;外科缝合线浸泡在溶液一中约1‑7天,使纳米酶均匀的负载在缝合线上。将负载有单原子纳米酶的缝合线进行干燥,得到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发现基于纳米酶的外科缝合线具有超高的类酶活性,可通过替换单原子纳米酶种类实现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创伤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表明,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能够有效抑制神经炎症,促进脑创伤的头皮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的开发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的结构表征和催化活性评估,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在创伤性脑损伤及皮肤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外伤性脑损伤(tbi)是由于脑部受到碰撞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导致儿童和青年残疾或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一大问题。据统计,每年全球约100万人都受到不同程度tbi的影响,成为公众健康的重要关切。皮肤作为来自外部环境的病原体的第一道屏障,可阻止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皮肤伤口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与感染进而引起机体炎症,伤口愈合不良及其医学并发症也加剧了全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负担。尤其由脑外伤造成的头皮损伤在生理上是复杂的,伴随着与时间密切相关的复杂病理过程,并能在体内连续引发一连串的分子和生化事件,导致严重的炎症甚至神经损伤。伤口修复需要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重新建立皮肤的正常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以形成向皮肤细胞提供营养的新血管。在未愈合的伤口中,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单原子纳米酶,其制备方法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单原子纳米酶。

3.一种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制备的缝合线。

5.如权利要求3所示方法中单原子纳米酶为权利要求2所述单原子纳米酶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原子纳米酶有机溶液,其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乙醚、苯甲醚、异丙醚、乙腈、丙酮、丁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二氧六环、戊烷、己烷、辛烷、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单原子纳米酶,其制备方法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单原子纳米酶。

3.一种单原子纳米酶缝合线,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制备的缝合线。

5.如权利要求3所示方法中单原子纳米酶为权利要求2所述单原子纳米酶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原子纳米酶有机溶液,其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乙醚、苯甲醚、异丙醚、乙腈、丙酮、丁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二氧六环、戊烷、己烷、辛烷、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王浩张少芳孙思穆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