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及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36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包括核酸吸附装置,所述核酸吸附装置包括子壳体、母壳体、核酸吸附载体;所述子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孔,母壳体的一侧设有插接部,且插接部靠近第一槽孔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插接部插设于第一槽孔内,第二槽孔与第一槽孔围成容置腔;所述第二槽孔的内壁还开设有限位台阶,核酸吸附载体嵌装于限位台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与组装工艺简便,能使试剂均匀通过核酸吸附载体,因此,拥有较高的核酸吸附效率,且离心甩干方式利于去除吸附载体中残留的液体,得到的洗脱液中抑制物浓度大大降低,使PCR扩增结果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微流控,尤其涉及一种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及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1、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在亚毫米尺度上操控液体的技术。它将生物和化学领域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单位,甚至于把整个化验室的功能,包括采样、稀释、反应、分离、检测等集成在一个小型芯片上,故又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这种芯片一般是由各种储液池和相互连接的微通道网络组成,能很大程度缩短样本处理时间,并通过精密控制液体流动,实现试剂耗材的最大利用效率。微流控为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合成筛选、环境监测与保护、卫生检疫、司法鉴定、生物试剂的检测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地,微流控能很好地满足即时诊断(point-of-care testing,poct)小型化仪器的需求,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poct中。在产业化中,微流控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型:压力(气压或者液压)驱动式微流控、离心微流控、液滴微流控、数字化微流控、纸质微流控等。

2、基于pcr扩增的分子诊断是通过引物介导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以检测内源性(遗传或变异)或外源性(病原体)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包括核酸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吸附装置包括子壳体、母壳体、核酸吸附载体;所述子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孔,母壳体的一侧设有插接部,且插接部靠近第一槽孔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插接部插设于第一槽孔内,第二槽孔与第一槽孔围成容置腔;所述第二槽孔的内壁还开设有限位台阶,核酸吸附载体嵌装于限位台阶内;所述母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导液管,子壳体的另一侧还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导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的内壁还开设有限位卡槽,插接部的外壁与限位卡槽对应处还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包括核酸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吸附装置包括子壳体、母壳体、核酸吸附载体;所述子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孔,母壳体的一侧设有插接部,且插接部靠近第一槽孔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插接部插设于第一槽孔内,第二槽孔与第一槽孔围成容置腔;所述第二槽孔的内壁还开设有限位台阶,核酸吸附载体嵌装于限位台阶内;所述母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导液管,子壳体的另一侧还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导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的内壁还开设有限位卡槽,插接部的外壁与限位卡槽对应处还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接于限位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均设有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远离母壳体的一端,及第二导液管远离子壳体的一端均呈锥形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吸附载体的布置方向与流入于容置腔内的液体流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吸附性载体预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吸附载体为硅胶膜。

7.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密封板、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极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呈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