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岸带生态修复方面,以生物浮床与植物缓冲带组成的水岸协同修复系统能够实现污染物阻滞与净化、水土生态群落共同恢复的目标,但是该类修复系统的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高、建设工程量大、后期维护难度较大、建设与维护成本高、稳定性较差,适用性受限。
2、目前对于陡坡硬质岸带水岸协同修复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提高浮床和岸坡带结构立体性、完整性,适配更优材质的浮床与岸坡基质材料,选择更适宜应用区域的多样化植物-动物配置等方式,来增强系统对污染物阻滞与净化的有效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该类水岸协同修复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陡坡硬质岸带进行大量的土石方工程改造。而且,方案落地后的现实情景与系统设计的理想情景常存在较大差距,水岸协同修复常常侧重与水体或岸坡一方。此外,这类系统建设完成后的维护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这是因为对于陡坡硬质岸带的生态修复,当前的研究设想与工程设计方案均是追求对岸边带进行固定化的、不可还原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锚链、坡岸立柱、锁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位于第一种植槽近岸侧,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位于挺水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槽内还设置有沉水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种植区底部与水底连通,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生态缓冲净化结构、锚链、坡岸立柱、锁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位于第一种植槽近岸侧,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位于挺水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槽内还设置有沉水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种植区底部与水底连通,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背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种植槽设置在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上方,所述第三种植槽背岸侧的漂浮植物种植区部分为喜光漂浮植物种植区,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内的剩余部分为喜阴漂浮植物种植区;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区为喜阴挺水植物种植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陡坡硬质岸边带可移动式水岸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岸立柱下种植有爬藤植物,所述爬藤植物沿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强,赵晓丽,吴丰昌,张博伦,周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