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机械,涉及一种转移针及转移针组件。
技术介绍
1、在生产袜子时,一般是先在袜机的针筒中生产半成品的袜子,此时袜子的袜头是未经缝合的,然后用转移装置将半成品的袜子从针筒取出,并转移到缝头盘上,然后用缝头机将袜子的袜头缝好。转移装置通常具有转移针。转移针在径向移动过程中与袜机垂直织针配合进行袜线转移操作,现有的转移针在移动过程中存在着精度差跟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容易导致漏针、挂圈,脱针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移针。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移针组件。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4、一种转移针,包括水平针体和设置在水平针体前端的勾舌,在水平针体上还设有径向施力部,所述的水平针体接近勾舌处通过第一柔性支撑结构与基片相连,所述的水平针体后端通过第二柔性支撑结构与l形摆杆一端相连,在l形摆杆与水平针体之间设有摆动受力结构,所述的l形摆杆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针,包括水平针体(1)和设置在水平针体(1)前端的勾舌(2),在水平针体(1)上还设有径向施力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针体(1)接近勾舌(2)处通过第一柔性支撑结构(4)与基片(5)相连,所述的水平针体(1)后端通过第二柔性支撑结构(6)与L形摆杆(7)一端相连,在L形摆杆(7)与水平针体(1)之间设有摆动受力结构(8),所述的L形摆杆(7)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柔性支撑结构(4)包括设置水平针体(1)接近勾舌(2)处的第一柔性铰链(12),所述的第一柔性铰链(12)一端与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针,包括水平针体(1)和设置在水平针体(1)前端的勾舌(2),在水平针体(1)上还设有径向施力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针体(1)接近勾舌(2)处通过第一柔性支撑结构(4)与基片(5)相连,所述的水平针体(1)后端通过第二柔性支撑结构(6)与l形摆杆(7)一端相连,在l形摆杆(7)与水平针体(1)之间设有摆动受力结构(8),所述的l形摆杆(7)两端之间设有铰接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柔性支撑结构(4)包括设置水平针体(1)接近勾舌(2)处的第一柔性铰链(12),所述的第一柔性铰链(12)一端与水平针体(1)相连,另一端与基片(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柔性铰链(12)与基片(5)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3)相连,所述的第一柔性铰链(12)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3)下端相连,在第一连接杆(13)与基片(5)之间设有第三柔性铰链(14),所述的第三柔性铰链(14)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3)上端相连,第三柔性铰链(14)另一端与基片(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柔性支撑结构(6)包括设置在l形摆杆(7)一端与水平针体(1)后端之间的第二柔性铰链(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柔性铰链(12)、第三柔性铰链(14)和第二柔性铰链(15)呈直线型或非直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受力结构(8)包括设置在水平针体(1)后端上的第一凸起(16),所述的l形摆杆(7)下端设有第二凸起(17),所述的第一凸起(16)侧部与第二凸起(17)侧部互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起(17)侧部与第二凸起(17)上内角之间设有让位结构(5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凸起(17)与l形摆杆(7)之间设有倾斜加强部(18)。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摆杆(7)上端上部设有由前端至后端逐渐向下倾斜的升降让位斜面(19)。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施力部(3)包括箍簧卡槽(20),所述的箍簧卡槽(20)设置在水平针体(1)中部或后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5)上设有钩体(22)。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孔(9)一端设有开口(23),且开口(23)内端的最小口径小于铰接孔(9)的直径。
13.一种转移针组件,包括转移盘(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移盘(11)下方设有若干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保华,李瑞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