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796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2
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在充电桩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柜门和右柜门,在充电桩主体结构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在充电模块的出风口侧设置有离心风机和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与离心风机的扇叶为一体结构;在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上设置有导风圈,扇叶附近的通道为离心风道;在离心风机叶轮的切线方向设置旋转风道,旋转风道与离心风道相连通,旋转风道的末端设置有旋转风道出风口,旋转风道出风口连通直流风道,风由直流风道向外排出。本技术使充电桩更高效率地散热以及使充电桩具有更高的防护等级。这种复合型风道结构减少了离心风机能量损耗,更匹配离心风机的特性,使充电桩的整机性能提升,故障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维持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补给,保障新能源汽车便利畅行的重要后勤部分。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种类较多,功率大小类型也较多;充电桩行业目前的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困扰充电桩行业的疑难点也同样突出,比如:散热,防水防尘等,具体阐述如下。

2、由于充电桩内部的充电模块发热比较严重,所以,充电桩内部的风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市面上为解决充电桩散热的问题,采用的风机有两种,即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提供的风量有限,对于一些小功率的充电桩,轴流风机还可以适用,如果是一些中功率或者大功率的充电桩,其内部的充电模块较多,发热特别严重,故轴流风机便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市面上采用轴流风机的中功率和大功率充电桩,散热性能较差,易出现过热保护,严重时,出现故障。所以,针对中功率和大功率充电桩,为了更好地散热,便采用离心风机,由于市面上中功率充电桩或者大功率充电桩的主体结构均为钣金,受钣金加工工艺的影响,钣金加工无法实现复杂的曲面结构,而离心风机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离心风机工作时,空气在风腔内,是以涡流的形式从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结构(18),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柜门(10)和右柜门(17),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内设置有充电模块(12),充电模块(12)的两侧分别为充电模块进风口(13)和充电模块出风口(14);当充电模块(12)工作时,充电模块(12)从外界抽风,充电桩的右柜门(17)为充电桩整机的进风口,外界的空气从右柜门(17)进入,进入到充电模块进风口(13),外界的凉风将充电模块(12)内部的热量带走,从充电模块出风口(1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结构(18),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柜门(10)和右柜门(17),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内设置有充电模块(12),充电模块(12)的两侧分别为充电模块进风口(13)和充电模块出风口(14);当充电模块(12)工作时,充电模块(12)从外界抽风,充电桩的右柜门(17)为充电桩整机的进风口,外界的空气从右柜门(17)进入,进入到充电模块进风口(13),外界的凉风将充电模块(12)内部的热量带走,从充电模块出风口(1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桩主体结构(18)内设置有第一竖向钣金板(22)、第二竖向钣金板(23)和位于两个竖向钣金板之间的若干个斜向钣金板(24),由第一竖向钣金板(22)、第二竖向钣金板(23)和斜向钣金板(24)共同围成了一个风腔(4);其中,导风圈(2)固定在第一竖向钣金板(22)上,扇叶的底部边沿伸入到风腔(4)内,风腔(4)与旋转风道(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复合型风道,其特征在于:直流风道(7)由直流风道钣金结构(8)形成,且直流风道(7)设置在离心风机(1)与左柜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岭刘雨邓燕博常建华冉鹏飞韩康韩三霞许洁冯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闪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