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676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碳环‑氮化碳作为填料,加入到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中,制得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前驱体分散液,然后在干净的基板上依次制膜固化形成第一层凝胶膜、第二层凝胶膜,再次制膜后经亚胺化处理,得到中间层填料含量高于其他层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热及光热性能,且能够通过分层结构设计保证高填料含量薄膜的成膜性和力学性能,解决了现有导热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差、成膜性能差的不足处理,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且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基板、电子器件热管理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热复合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由过热引发的电子器件热失效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电子器件的长期稳定运行,并成为限制电子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开发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热界面材料的需求亟待解决。

2、目前研究表明,金属、陶瓷和碳材料能显著提高导热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然而,考虑到作为先进柔性电子的基板和封装材料,导热复合薄膜在保证高导热的同时,应具备优异的柔性、电绝缘性、质轻等特性。现有导热复合薄膜大多通过结构设计或者增加导热填料的含量来提高导热,但是,高含量的填料必然会影响导热复合薄膜之间部分单体的聚合从而影响成膜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得益于氮化碳本身的光响应能力,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能够保证在超高填料含量下复合薄膜的成膜性,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光热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3中所述固化的温度为40-80℃、时间为20-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亚胺化处理的方式为:置于烘箱中以梯度加热的方式从室温升至380-400℃,升温速度为2-5℃/min,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温20min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为聚酰胺酸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s3中所述固化的温度为40-80℃、时间为20-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亚胺化处理的方式为:置于烘箱中以梯度加热的方式从室温升至380-400℃,升温速度为2-5℃/min,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温20min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为聚酰胺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料三层结构功能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陈汐郑康肖超丁欣刘香兰田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