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65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毂部的韧性优异的铁道车轮。本公开的铁道车轮包括轮辋部、具有贯通孔的轮毂部、以及板部。铁道车轮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大于0.80%且为1.35%以下、Si:1.00%以下、Mn:0.10%~1.50%、P:0%~0.050%、S:0%~0.030%、N:0.0200%以下,并且余量为Fe和杂质。在沿着贯通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将轮毂部于包含中心轴线的面切断时的轮毂部的截面中,在将利用如下线段划分的15mm×15mm的区域定义为矩形区域时,轮毂部的截面中的各矩形区域的平均C浓度为1.40质量%以下,所述线段为:与中心轴线平行且从贯通孔的内周面沿着铁道车轮的径向以15mm的间距排列的多个轴向线段,以及,与中心轴线垂直且从轮毂部的形成有贯通孔的开口的表面沿着中心轴线方向以15mm的间距排列的多个径向线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铁道车轮


技术介绍

1、铁道车辆在构成铁路的轨道上行驶。铁道车辆具备多个铁道车轮。铁道车轮支承车辆,与轨道接触地在轨道上旋转的同时进行移动。铁道车轮由于与轨道的接触而磨损。最近,以铁道输送的高效率化为目的,正在推进对铁道车辆的装载重量的增加和铁道车辆的高速化。其结果,要求铁道车轮的耐磨损性的提高。

2、在日本特开2004-31592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提高铁道车轮的耐磨损性的技术。

3、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铁道车辆用车轮是一种由含有如下化学成分的钢构成的一体型的铁道车辆用车轮,该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85%~1.20%、si:0.10%~2.00%、mn:0.05%~2.00%,根据需要还含有预定量的cr、mo、v、nb、b、co、cu、ni、ti、mg、ca、al、zr及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车轮的踏面和/或凸缘面的至少局部是珠光体组织。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铁道车辆用车轮的寿命依赖于踏面和凸缘面的磨损量(专利文献1的段落[0002]),还依赖于伴随着在高速铁道上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道车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轮,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铁道车轮,其中,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岛健人大阪太郎山本雄一郎松井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