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634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水热法制备晶态纳米二氧化钛;步骤二、双基硅烷偶联剂的活化,获得双基改性硅烷改性液;步骤三、纳米二氧化钛预分散;步骤四、双基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步骤五、去除不利于分散的溶剂,获得目标溶液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偶联剂用量的同时大幅增加分散溶剂的普适性,实现在各种极性、非极性溶剂中完全分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滤光片、镜片、抗反射涂层,以及增强现实(ar)光波导方案中对高折射率光学材料的需求日趋增加。由于除极少部分设计分子外,绝大部分有机材料折射率均<1.7,这也严重限制了光学性能的提升。因此,通过向有机材料中引入高折射率无机组分是制备折射率>1.7光学涂层的重要技术方案。

2、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高折射率无机组分有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锌等。为满足光学涂层高透明性的特征,以上无机金属氧化物须制备粒径小于100nm甚至接近10nm的纳米粉体。由于纳米材料高表面能导致的易团聚的特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求能够在各种极性、非极性溶剂中都能达到单分散状态的表面改性方法。

3、高折射率二氧化钛颗粒由于其制备简单、折射率高、价格低廉作为无机填料被广泛运用于显示电子领域中,以提高材料总体折射率。目前,工业上通常使用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对二氧化钛颗粒进行修饰,使其能够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溶剂中。随着尺寸减小,二氧化钛颗粒比表面积增加,表面活性增加使得纳米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种硅烷偶联剂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得到高分散性纳米二氧化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硅烷偶联剂为两种硅烷偶联剂,其中一种硅烷偶联剂为含长链的硅烷偶联剂,另一种硅烷偶联剂为含丙烯酸的硅烷偶联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长链的硅烷偶联剂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四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含丙烯酸的硅烷偶联剂为3-(三甲氧基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种硅烷偶联剂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得到高分散性纳米二氧化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硅烷偶联剂为两种硅烷偶联剂,其中一种硅烷偶联剂为含长链的硅烷偶联剂,另一种硅烷偶联剂为含丙烯酸的硅烷偶联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长链的硅烷偶联剂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四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含丙烯酸的硅烷偶联剂为3-(三甲氧基甲硅基)丙烯酸丙酯、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长链的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纳米二氧化钛重量的1-10%,所述含丙烯酸的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纳米二氧化钛重量的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高分散性双基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水热法制备晶态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为: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和醋酸,将其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得到酸丁酯醇溶液;将无水乙醇水溶液滴入持续搅拌的钛酸丁酯醇溶液中,滴毕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