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孝宏专利>正文

拖把定位结构及具有该定位结构的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16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把定位结构及具有该定位结构的拖把,包括固定座和结合座,所述固定座和结合座活动枢接,其中:所述固定座与结合座枢接的一端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具有两个翼,两个翼之间形成容置突抵部的凹槽,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所述两个翼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两端面抵触。当固定座相对于所述结合座转动进而直立时,两端面由于凸起而形变最大,所述凸起与两端面抵触而使固定座可相对于结合座呈直立固定,极具实用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尤指一种拖把定位结构及具有该定位结构的拖把
技术介绍
拖把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清洁用具。现在的拖把主要包括一握杆、一固定座、一结合座、一转盘及一植毛盘,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握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活 动枢接结合座,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套设于转盘上,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一植毛盘。由于所述 固定座与所述结合座呈活动枢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由握杆带动所述固定座相对于结 合座转动,从而方便清洁桌子、沙发和柜子底下等不便清理的空间,而且对于那些弯腰困难 或根本无法弯腰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上述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同样给使用者带 来一定的困扰,由于握杆可带动所述固定座相对于结合座转动,当清洁地板、墙面或者清洗 拖把时,其握杆无法相对于结合座呈直立定位状态,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不同使用状况下,可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的拖把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效果好且使用方便的拖把定位结构及具有 该定位结构的拖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结构一种拖把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和结 合座,所述固定座和结合座活动枢接,其中所述固定座与结合座枢接的一端具有一底面, 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具有两个翼,两个翼之间形成容置突抵部的凹槽,所述突抵部 与凹槽配合,所述两个翼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两端面抵触。所述凸起的顶面呈一平面。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的一端设有一突起,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供突起抵靠的凹 处。所述突起的底部呈一平面。所述突抵部为弧形突抵部。所述翼呈对称的圆弧形。所述突抵部上具有一贯孔,所述两个翼上分别具有一轴孔,所述固定座与结合座 之间通过一枢销贯穿所述贯孔和轴孔而呈活动枢接。一种具有拖把定位结构的拖把,包括一握杆;一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和结合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握杆的端 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与结合座活动枢接,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套设于转盘上;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一植毛盘;其中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具有两个翼,两个翼之间形成容置突抵部的凹槽,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所述两个翼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两端面抵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固定座与结合座活动枢接,所述固定座与结合座 枢接的一端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所 述结合座的轴部具有两个翼,两个翼之间形成容置突抵部的凹槽,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 所述两个翼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当固定座相对于所述结合座转动进而直立时,两端面 由于凸起而形变最大,所述凸起与两端面抵触而使固定座可相对于结合座呈直立固定;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的一端设有一突起,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供突起抵靠的凹 处,当固定座相对于所述结合座转动时,所述突起会沿所述凹处滑动,当旋转至直立状态 时,突起与凹处相抵触,同样可以固定住固定座呈直立定位状态;另,由于握杆、固定座与结合座呈连接关系,当握杆旋转至直立时,所述凸起与所 述两个端面抵触而使握杆呈直立固定,因此使用者在握持握杆不管在拖地或转盘旋转脱水 时,可以方便选择直立或弯折状态,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和图4为本技术拖把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握杆1 固定座2 结合座3 转盘4 植毛盘5套孔21 端部11 端面23 突抵部22 贯孔221 凹槽31枢销32 轴部33 翼36 轴孔361 凸起362 轴心孔41限位环42 底盘37 突起222 凹处311 底盖38 线束51顶面363 底部2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把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2和结 合座3,所述固定座2和结合座3活动枢接,其中所述固定座2与结合座3枢接的一端具 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22,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23,所述突抵 部22上具有一贯孔221 ;所述结合座3具有一轴部33,所述轴部33具有两个翼36,两个翼36之间形成容 置突抵部22的凹槽31,所述突抵部22与凹槽31配合,所述两个翼36上分别具有一轴孔 361,所述固定座2与结合座3之间通过一枢销32贯穿所述贯孔221和轴孔361而呈活动 枢接;所述两个翼36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362,所述凸起362与所述两端面23抵触,所 述凸起362的顶面363呈一平面。所述突抵部22为弧形突抵部,所述翼36呈对称的圆弧形。所述固定座2相对于所述结合座3转动进而直立时,两端面23由于凸起362而形 变最大,并由于凸起362的顶面363形成一个平面而紧紧抵触并进行定位,从而使所述结合座3能够直立固定。所述突抵部22与凹槽31配合的一端设有一突起222,所述突起22的底部223呈 一平面,所述凹槽31的底部具有供突起222抵靠的凹处311,当固定座2相对于所述结合座 3转动时,所述突起222会沿所述凹处311滑动,当旋转至直立状态时,突起222与凹处311 相抵触,同样可以固定住固定座呈直立定位状态。请再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把,该拖把包括一握杆1、一定 位结构、一转盘4及一植毛盘5。所述握杆1为长形杆体;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2和结合座3,所述固定座2的一端设有一套孔21,所述 套孔21与握杆1的端部11套合固定,所述固定座2的另一端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 伸有突抵部22,所述突抵部22上具有一贯孔221,在所述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 23 ;所述结合座3具有一轴部33,所述轴部33具有两个翼36,两个翼36之间形成容 置突抵部22的凹槽31,所述突抵部22与凹槽31配合,所述两个翼36上分别具有一轴孔 361,所述固定座2与结合座3之间通过一枢销32贯穿所述贯孔221和轴孔361而呈活动 枢接;所述两个翼36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362,所述凸起362与所述两端面23抵触,所 述凸起362的顶面363呈一平面。所述突抵部22为弧形突抵部,所述翼36呈对称的圆弧形。当握杆需要直立时,即握杆1带动所述固定座2相对于所述结合座3转动进而直 立时,两端面23由于凸起362而形变最大,并由于凸起362的顶面363形成一个平面而紧 紧抵触并进行定位,从而使所述握杆1相对于结合座3能够直立固定。所述转盘4中央具有一轴心孔41,底部近中央设有限位环42,所述结合座3的轴 部33套设于所述转盘的轴心孔41 ;所述结合座3具有与轴部连接的底盘37,所述底盘37置于限位环42内;包括一 底盖38,所述底盖38与所述限位环42的外侧卡合,从而使所述转盘4可相对于结合座3转动。由于所述底盘37的底部与限位环42底部形成一平面,因此,结合座的分离底盖可 扣住限位环42的外侧,可起到固定结合座3的作用,进而避免其脱落。所述转盘4的底部设有一植毛盘5,所述植毛盘5上设有线束51。所述突抵部22与凹槽31配合的一端设有一突起222,所述突起22的底部223呈 一平面,所述凹槽31的底部具有供突起222抵靠的凹处311,当握杆1带动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把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和结合座,所述固定座和结合座活动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结合座枢接的一端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具有两个翼,两个翼之间形成容置突抵部的凹槽,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所述两个翼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两端面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9-30 12/241,042一种拖把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和结合座,所述固定座和结合座活动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结合座枢接的一端具有一底面,所述底面上延伸有突抵部,在底面上突抵部两侧形成两个端面;所述结合座的轴部具有两个翼,两个翼之间形成容置突抵部的凹槽,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所述两个翼的顶部分别具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两端面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顶面呈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抵部与凹槽配合的一端 设有一突起,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供突起抵靠的凹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底部呈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抵部为弧形突抵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呈对称的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孝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孝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