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盒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82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和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控盒包括箱体、电控件和线束,电控件设置在箱体内,线束连接于电控件,并至少部分容纳在箱体内,箱体内设置有容纳凹槽,部分线束容置在容纳凹槽中,容纳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止挡线束的挡板,以防止线束脱出容纳凹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凹槽和挡板,能够将线束固定在容纳凹槽中,使得线束固定更加稳定,省略了常规的扎带,并且可以直接由开口处装入容纳凹槽,无需捆扎,拆装方便,并且对于线束的安装空间和位置要求低,适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盒和电池


技术介绍

1、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bdu作为电池包当中的能量控制单元,bdu当中低压采集,慢充信息供应等都是用线束连接。针对线束的固定方式,传统的方案需要线束扎带,固定。但是扎带的安装位置受限,且所需要的空间较大,安装不便,并且扎带固定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盒和电池,其能够使得线束固定更加稳定,拆装方便,安装空间和位置要求低。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控盒,包括箱体、电控件和线束,所述电控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线束连接于所述电控件,并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纳凹槽,部分所述线束容置在所述容纳凹槽中,所述容纳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线束的挡板,以防止所述线束脱出所述容纳凹槽。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板错位分布在所述容纳凹槽的两侧边缘,且每个所述挡板由所述容纳凹槽的一侧边缘朝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10)、电控件(130)和线束(150),所述电控件(130)设置在所述箱体(110)内,所述线束(150)连接于所述电控件(130),并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箱体(110)内,所述箱体(110)内设置有容纳凹槽(170),部分所述线束(150)容置在所述容纳凹槽(170)中,所述容纳凹槽(170)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线束(150)的挡板(190),以防止所述线束(150)脱出所述容纳凹槽(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90)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板(190)错位分布在所述容纳凹槽(170)的两侧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10)、电控件(130)和线束(150),所述电控件(130)设置在所述箱体(110)内,所述线束(150)连接于所述电控件(130),并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箱体(110)内,所述箱体(110)内设置有容纳凹槽(170),部分所述线束(150)容置在所述容纳凹槽(170)中,所述容纳凹槽(170)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线束(150)的挡板(190),以防止所述线束(150)脱出所述容纳凹槽(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90)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板(190)错位分布在所述容纳凹槽(170)的两侧边缘,且每个所述挡板(190)由所述容纳凹槽(170)的一侧边缘朝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并与所述容纳凹槽(170)的另一侧边缘间隔形成供所述线束(150)装入的装配间隙(1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槽(170)的深度大于所述线束(150)的线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槽(170)的底壁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台(171),每个所述限位凸台(171)抵持在所述线束(150)的表面,多个所述挡板(190)在所述容纳凹槽(170)的底壁上的投影与多个所述限位凸台(171)依次交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171)与相邻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铄玙谢刚孙振翼吴纯华邓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