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锰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562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钴锰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镍钴锰前驱体的分子式为Ni<subgt;x</subgt;Co<subgt;y</subgt;Mn<subgt;(1‑x‑y)</subgt;(OH)<subgt;2</subgt;,其中0<x<1,0<y<1,x+y<1,镍钴锰前驱体的FWHM<subgt;(001)</subgt;为0.459‑0.493,FWHM<subgt;(101)</subgt;为0.49‑0.552。采用该镍钴锰前驱体制备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D<subgt;003</subgt;晶面晶粒尺寸为80nm‑115nm,D<subgt;104</subgt;晶面晶粒尺寸为40nm‑55nm,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兼具优异的容量以及高温循环性能,且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得,有效的降低了能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特别是涉及镍钴锰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电池产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然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中流砥柱,制备高性能的正极材料无疑是上下游产业链中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如果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晶粒尺寸过小,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结晶度不足,如果晶粒尺寸过大,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偏单晶化;无论是结晶度不足,还是偏单晶化,均会导致容量或高温循环性能下降。

2、为此,传统技术方案通常通过调控锂含量或掺杂元素等方式来调控晶粒尺寸,使其兼具较佳的容量或高温循环性能,然而,以上方式均需要在容量和高温循环性能之间作取舍,当晶粒尺寸降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结晶性变差,容量降低,但高温循环性好;当晶粒尺寸提高,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结晶性好,容量高,但首次放电容量低,高温循环性能也有待提高。

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使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兼具优异的容量以及高温循环性能的低能耗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镍钴锰前驱体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钴锰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前驱体的分子式为NixCoyMn(1-x-y)(OH)2,其中0<x<1,0<y<1,x+y<1,所述镍钴锰前驱体的FWHM(001)为0.459-0.493,FWHM(101)为0.49-0.5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前驱体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共沉淀反应的步骤中,同时通入空气,且空气的通气量为30L/min-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钴锰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前驱体的分子式为nixcoymn(1-x-y)(oh)2,其中0<x<1,0<y<1,x+y<1,所述镍钴锰前驱体的fwhm(001)为0.459-0.493,fwhm(101)为0.49-0.5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前驱体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共沉淀反应的步骤中,同时通入空气,且空气的通气量为30l/min-45l/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镍钴锰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沉淀反应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rpm-500rp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红蔡增富夏吉利邱天胡淑娜
申请(专利权)人: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