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533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涉及到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筒,混合筒的顶部固定有盖板,盖板上贯穿固定有注料管,混合筒与注料管相互连通,混合筒的外壁固定有四个支撑腿,混合筒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若干分隔斗,分隔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外壁固定有两加固板。利用两液压缸可以调控若干下料搅拌组件的高度,使得下料搅拌组件与输料管相配合,可以把控原料的下料间隔,与此同时,驱动电机驱动下的第二皮带轮借助传动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使得第一皮带轮牵引传动杆转动,以此带动下料搅拌组件旋转,对原料进行混匀搅拌,使得原料混匀的效果更好且不会出现下料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生产,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到管材。而电力管是众多管材的其中一种。电力管是采用pe(改性聚乙烯)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电力管的生产竞争力因为其连接便捷、维修简便的优势而加大。因而,对于电力管材的生产十分关键,而电力管材的原料混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授权公开号为cn21566119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管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该电力电缆管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混合箱内部增设的初级漏盘、次级漏盘和三级漏盘来延长原料在混合箱中的停留时长,以便于有更充足的时间将原料混合均匀,原料在下移过程中,借助漏盘上的漏孔完成下料,而漏孔孔径较小,彼此之间又存有间隔,使得原料容易堵塞漏孔而影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的顶部固定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贯穿固定有注料管(3),所述混合筒(1)与注料管(3)相互连通,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固定有四个支撑腿(4),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若干分隔斗(5),所述分隔斗(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料管(6),所述输料管(6)的外壁固定有两加固板(7),两所述加固板(7)均固定安装在混合筒(1)的内壁上,所述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调节组件,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下料搅拌组件,若干所述下料搅拌组件从上至下首尾衔接呈线性排列,且下料搅拌组件通过驱动调节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的顶部固定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贯穿固定有注料管(3),所述混合筒(1)与注料管(3)相互连通,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固定有四个支撑腿(4),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若干分隔斗(5),所述分隔斗(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料管(6),所述输料管(6)的外壁固定有两加固板(7),两所述加固板(7)均固定安装在混合筒(1)的内壁上,所述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调节组件,所述混合筒(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下料搅拌组件,若干所述下料搅拌组件从上至下首尾衔接呈线性排列,且下料搅拌组件通过驱动调节组件驱动旋转,若干所述下料搅拌组件与若干输料管(6)间隔设置,且下料搅拌组件用于输料管(6)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搅拌组件包括载杆(8),所述载杆(8)的外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所述载杆(8)的底部固定有塞体(11),所述塞体(11)与输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立涛刘守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程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