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26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1
本技术涉及短距离重物运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包括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一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安装有缓震弹簧,两个所述缓震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贯穿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内侧壁靠中间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输送螺杆。本技术中,两个传感器会经过等待所事先设定的时间,延迟向驱动电机发出信号,驱动电机接收到信号后,其活动端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滑块、支架、底板、承力板向导轨的一侧运动,以完成承力机构的换向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短距离重物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化工业水平的进步,大型物件制造的工厂也越来越多,而当生产出的零件或物件需要组装或检测时,较小的物件则通过流水线即可完成,而大型重物则需要人工搬运,因此需要一种承力机构以供使用。

2、然而在现有的重物运输作业中,需要通过人力或承力平衡车运送重物,并且需要来回搬运重物,费时费力的同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以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两个传感器会经过等待所事先设定的时间,延迟向驱动电机发出信号,此时工作人员将承力板上侧壁放置的重物去卸下后,驱动电机接收到信号后,其活动端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滑块、支架、底板、承力板向导轨的一侧运动,以完成承力机构的换向作业,避免了使用人力输送重物,从而引发危险事故,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的顶升杆调节适合的高度,此时顶升杆向上平移带动承力板向上平移,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包括有导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内侧壁靠一侧位置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导轨(1)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7),所述第二安装板(17)的一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一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安装有缓震弹簧(4),两个所述缓震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活动端贯穿第二安装板(17)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所述驱动电机(3)的活动端且位于第二安装板(17)的内侧壁靠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20)的两侧壁均啮合有第二齿轮(21),两个所述第二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包括有导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内侧壁靠一侧位置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导轨(1)的一侧壁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7),所述第二安装板(17)的一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一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安装有缓震弹簧(4),两个所述缓震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活动端贯穿第二安装板(17)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所述驱动电机(3)的活动端且位于第二安装板(17)的内侧壁靠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20)的两侧壁均啮合有第二齿轮(21),两个所述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20)的内侧壁靠中间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输送螺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6),三个所述输送螺杆(15)的另一端均贯穿导轨(1)的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且转动连接在导轨(1)的内侧壁靠另一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换向的承力机构,其特征在于:靠前侧所述的输送螺杆(15)的外侧壁靠两侧位置与靠后侧的输送螺杆(15)的外侧壁靠两侧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四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湘物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