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521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设有控制面板,支撑板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支撑板后端通过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机构连接支撑杆,支撑杆通过铰链机构转动连接转板,转板上端通过对称设置的竖杆与折叠罩固定连接,支撑板与支撑杆下端固定安装支柱,支柱与底架固定连接,底架外侧均设有位置传感器,底架的一端对称设置存放柱,存放柱通过连接绳与按摩器连接,支撑杆之间通过卡扣装置拆卸安装防护带和座带。患者使用该装置时操作控制按钮使装置前后交替移动,缓解压力,并结合按摩器助力身体康复,防护带和座带提供安全休息区,位置传感器避免装置发生碰撞,反光带增加了低光环境的可见性,折叠罩可以快速收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1、偏瘫患者存在或轻或重的肢体运动障碍,虽然可以活动但站立、行走都有困难,在初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肢体的锻炼和复健,并在助行架的辅助下才能行走。助行架是一种常见的助行器,通常用于帮助那些有偏瘫步态或年老而行走困难的人。助行架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身体状况和具体类型的助行架进行调整。患者需要握住助行架的把手,保持背部和肩部直立,首先抬起助行架向前移动一小步,保持平衡,然后将受伤或虚弱的腿移向助行架,随后用另一只腿迈步,保持身体在助行架内,努力保持直线行走,避免身体倾斜。重复这一过程,确保每一步都是稳定和控制的。

2、现有的助行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初学者使用助行架时有些笨拙和不自然,抬动助行架会给手臂、肩部和腕部带来压力和疲劳,容易发生跌倒的情况。其次,传统的助行架在患者康复治疗的方面效果一般,而且患者在空间狭窄的环境中或碰到障碍物时,使用传统助行架会增加碰撞和跌倒的风险。此外,有时候患者是在室外使用助行架的,助行架在户外使用时缺乏对天气的适应能力,遇到光线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端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支撑板(1)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3),所述支撑板(1)后端通过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机构(4)连接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通过铰链机构转动连接转板(6),所述转板(6)上端通过对称设置的竖杆(7)与折叠罩(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与支撑杆(5)下端固定安装支柱(9),所述支柱(9)与底架(10)固定连接,所述底架(10)外侧均设有位置传感器(11),所述底架(10)的一端对称设置存放柱(12),所述存放柱(12)通过连接绳(13)与按摩器(14)连接。>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端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支撑板(1)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3),所述支撑板(1)后端通过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机构(4)连接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通过铰链机构转动连接转板(6),所述转板(6)上端通过对称设置的竖杆(7)与折叠罩(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与支撑杆(5)下端固定安装支柱(9),所述支柱(9)与底架(10)固定连接,所述底架(10)外侧均设有位置传感器(11),所述底架(10)的一端对称设置存放柱(12),所述存放柱(12)通过连接绳(13)与按摩器(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包括存放柱(12)底端设置的前底架(1001),所述前底架(1001)的一端固定设有电源装置(15),所述前底架(1001)后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伸缩架(1002)与后底架(1003)连接;所述前底架(1001)和后底架(1003)的两侧均对称设有滚轮(16),所述滚轮(16)内侧固定设有电动刹车盘(17),所述滚轮(16)表面设有防滑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之间通过卡扣装置拆卸安装防护带(18)和座带(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偏瘫患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支撑杆(5)和转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莉莉张莹丛海播
申请(专利权)人:辽源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