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画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19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画架,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还包括连接件和第一支撑件,连接件上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支脚的上部与第一插孔插接,第二支脚的上部与第二插孔插接,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第一支脚的下部与第三插孔插接,第二支脚的下部与第四插孔插接,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呈八字形分布,连接件上安装有第二支撑件,第三支脚与第二支撑件的背面连接,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呈三角结构,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配合以形成放置画板的容置空间,该画架整体可拆卸成零部件,零部件较少,降低运输成本,组装拆卸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画架,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画架


技术介绍

1、画架是绘画时用来放置画板的架子,现有的画架组装后体积较大,因此物流运输成本高,并且户外使用不方便携带,而未组装的画架则存在组装步骤多、组装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公开号为:cn20967787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后撑式折叠画架,包括后侧撑杆、左侧撑杆、右侧撑杆、上托板和下托板,所述左侧撑杆和右侧撑杆之间的上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左侧连杆和上右侧连杆,左侧撑杆和右侧撑杆之间的下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下左侧连杆和下右侧连杆,上左侧连杆和下左侧连杆之间的右侧连接有中部下撑杆,中部下撑杆上下托板,上左侧连杆的右端后侧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后侧连接有后侧撑杆,上左侧连杆上侧右端设置有中部上撑杆,中部上撑杆上安装有上托板。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画架,在使用时,后侧撑杆能够相对中部下撑杆展开和靠拢,左侧撑杆、上左侧连杆和下左侧连杆构成的整体与右侧撑杆、上右侧连杆和下右侧连杆构成的整体能够互相折叠,中部上撑杆方便拆卸,虽然通过折叠减少了收纳时的体积,但是整体结构多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因此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并且整体结构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画架,包括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和第三支脚(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4)和第一支撑件(5),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第一插孔(42)和第二插孔(43),所述第一支脚(1)的上部与第一插孔(42)插接,所述第二支脚(2)的上部与第二插孔(43)插接,所述第一支撑件(5)上设有第三插孔(51)和第四插孔(52),所述第一支脚(1)的下部与第三插孔(51)插接,所述第二支脚(2)的下部与第四插孔(52)插接,所述第一支脚(1)和第二支脚(2)呈八字形分布,所述连接件(4)上安装有第二支撑件(6),所述第三支脚(3)与第二支撑件(6)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一支脚(1)、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画架,包括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和第三支脚(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4)和第一支撑件(5),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第一插孔(42)和第二插孔(43),所述第一支脚(1)的上部与第一插孔(42)插接,所述第二支脚(2)的上部与第二插孔(43)插接,所述第一支撑件(5)上设有第三插孔(51)和第四插孔(52),所述第一支脚(1)的下部与第三插孔(51)插接,所述第二支脚(2)的下部与第四插孔(52)插接,所述第一支脚(1)和第二支脚(2)呈八字形分布,所述连接件(4)上安装有第二支撑件(6),所述第三支脚(3)与第二支撑件(6)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一支脚(1)、第二支脚(2)和第三支脚(3)呈三角结构,所述第二支撑件(6)与第一支撑件(5)配合以形成放置画板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件(6)适配的第一连接部(41),所述第二支撑件(6)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41)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为设置于连接件(4)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支撑件(6)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部(41)适配的第一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沃克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