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具体为一种风机叶片用防雷系统。
技术介绍
1、风能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清洁能源,也是当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备规模开发条件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为了吸收更多能量,轮毂高度和叶轮。直径不断增高;同时,高原、沿海、海上等新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使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大量应用于高原、沿海、海上等地形更为复杂,环境更为恶劣的地区,更加加大了风力发电机组被雷击的风险。
2、但现有技术中,目前在风机叶片安装作业时,一些风机叶片采用导电材料对雷电进行防雷处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风机叶片中的导电材料如导电金属网、导电柱和导电槽,会在接触雷击时,无法有效第一时间对雷击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导致雷击释放的巨大能量无法有效分散或吸收,从而增加了叶片损坏的风险,且传统使用的防雷系统的作业,多采用多组金属件进行组合安装,导致在作业安装过程中较为繁琐,工序繁杂,需要多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作业,整体作业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就需要提出一种风机叶片用防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叶片用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片(1),所述第一叶片(1)的侧端安装设置导电金属连接件(3),所述导电金属连接件(3)的侧端内部设置第二叶片(6),所述导电金属连接件(3)的表面上内嵌铺设有导电带,所述第一叶片(1)和第二叶片(6)的侧前端均安装设置叶尖(2),所述叶尖(2)位于第一叶片(1)和第二叶片(6)的内部形成安装高度差设置,所述叶尖(2)形成7°角的弧度,所述叶尖(2)的内部铺设安装金属导电网(21),所述金属导电网(21)的侧端连接有导电金属件(20),所述导电金属件(20)的侧端连接有电抗器(19),所述电抗器(19)的两端表面通过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叶片用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片(1),所述第一叶片(1)的侧端安装设置导电金属连接件(3),所述导电金属连接件(3)的侧端内部设置第二叶片(6),所述导电金属连接件(3)的表面上内嵌铺设有导电带,所述第一叶片(1)和第二叶片(6)的侧前端均安装设置叶尖(2),所述叶尖(2)位于第一叶片(1)和第二叶片(6)的内部形成安装高度差设置,所述叶尖(2)形成7°角的弧度,所述叶尖(2)的内部铺设安装金属导电网(21),所述金属导电网(21)的侧端连接有导电金属件(20),所述导电金属件(20)的侧端连接有电抗器(19),所述电抗器(19)的两端表面通过导电铁芯连接有线圈(29),所述电抗器(19)的前端通过金属中心导流柱紧固连接有电荷金属球(18),所述电荷金属球(18)的侧端内部紧固连接有导电引流线(17),所述导电引流线(17)的侧端连接有分散导圈(32),所述分散导圈(32)的内部套设有电容器(31),所述电容器(31)设置为五组,五组所述电容器(31)的外部设置电涌保护器(16),所述电涌保护器(16)的表面上等分环绕开设有五组金属导电引槽(30),五组所述电容器(31)在五组金属导电引槽(30)的内部通过接触导电簧片进行连接,所述电涌保护器(16)的轴心端开设有对接预制孔,所述对接预制孔的内部插接有集流导电柱(15),所述集流导电柱(15)的侧端紧固连接有节点端(14),所述节点端(14)的侧端环绕设置引线(13),所述引线(13)的侧端连接设置引闪连接端(33),所述引闪连接端(33)的侧端设置安装引闪器(34),所述引闪器(34)的侧端连接设置导电支线(12),所述导电支线(12)的侧端连接有引闪座连接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用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闪座连接组件(11)包括连接基座(101),所述连接基座(10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侧端引闪连接端(110),所述侧端引闪连接端(110)的内部开设有螺纹连接导电槽(111),所述侧端引闪连接端(110)的左右两端连接有接线套端(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叶片用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套端(112)的内部套接有接地下引线(7),所述接地下引线(7)的侧端外部套设连接有多组次级引闪座(8),多组所述次级引闪座(8)的侧端连接有次级导流线(9),所述次级导流线(9)的侧端连接设置次级引闪器(10),所述接地下引线(7)的侧端位于叶尖(2)的内部设置一体式叶尖(28),所述一体式叶尖(28)的侧端安装设置套箍(35),所述接地下引线(7)的侧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力,朱维新,张玉庆,任梅英,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