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秧苗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486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8
本技术属于秧苗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秧苗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喷洒不均匀和吸收差的问题,包括底座和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斜齿轮和两个对称布置的转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搅拌杆、转杆以及连接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与主动斜齿轮相啮合,通过转轴、皮带传动一等结构的设置,转轮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主动斜齿轮转动,从动斜齿轮转动,搅拌杆转动,皮带传动一转动,转杆转动,皮带传动二转动,连接杆转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转动,转动杆转动,转盘转动,曲柄转动,带动摇杆,带动喷水板,进行均匀喷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秧苗转运,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秧苗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水稻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多年的历史,大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作物,所产大米占世界大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9228373u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秧苗转运装置,该专利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水稻秧苗转运装置,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运箱和储液箱,转运箱位于储液箱的右侧,该水稻种植用水稻秧苗转运装置,通过水泵将储液箱内的营养液经过抽液管和第一输液管输送到第二输液管内,在通过第二输液管将营养液输送到喷液管内,经过雾化喷头喷出水雾,给放置在秧苗盘内的水稻秧苗进行补充营养和水分,通过移动轮转动带动转动轴和主锥齿轮转动,使得主锥齿轮带动从锥齿轮和搅拌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棒转动对储液箱内的营养液进行搅拌混合,对水稻秧苗提供良好的营养液,有利于水稻秧苗在转运的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生长状态,然而该专利在使用时,喷水处喷洒不均匀,且该专利在秧苗盘处喷洒的营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植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斜齿轮(5)和两个对称布置的转轮(3),所述底座(1)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搅拌杆(7)、转杆(8)以及连接杆(10),所述搅拌杆(7)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6),所述从动斜齿轮(6)与主动斜齿轮(5)相啮合,所述搅拌杆(7)和所述转杆(8)的外周面上共同安装有皮带传动一(9),所述转杆(8)和所述连接杆(10)的外周面上共同安装有皮带传动二(1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转运箱(2),所述转运箱(2)的内部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吊板(14)和两个对称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和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斜齿轮(5)和两个对称布置的转轮(3),所述底座(1)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搅拌杆(7)、转杆(8)以及连接杆(10),所述搅拌杆(7)的外周面上固定套设有从动斜齿轮(6),所述从动斜齿轮(6)与主动斜齿轮(5)相啮合,所述搅拌杆(7)和所述转杆(8)的外周面上共同安装有皮带传动一(9),所述转杆(8)和所述连接杆(10)的外周面上共同安装有皮带传动二(1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转运箱(2),所述转运箱(2)的内部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吊板(14)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固定块(19),所述吊板(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外周面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13)和转盘(16),所述转盘(16)的一侧活动铰接有曲柄(17),两个所述固定块(19)的内部滑动装配有喷水板(20),所述喷水板(20)的一侧活动铰接有摇杆(18),所述摇杆(18)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所述曲柄(17)的另一端,所述喷水板(20)上设置有喷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聚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