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476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灭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框壳与下框壳之间的引诱棒;固定连接在下框壳与下框壳之间的电击棒,电击棒呈环状包裹在引诱棒外圈,电击棒至少设置有两层,各层电击棒之间错层设置;滑动连接在所有电击棒上的刮板;固定连接在上框壳内的电机X;转动连接在下框壳和上框壳之间的螺杆,螺杆与电机X的输出端固定,螺杆与刮板螺纹连接。使用本装置,通过增加电击棒的层数并错层设置,以及增加能够清理电击棒上沾粘的害虫,降低电击棒上沾粘害虫尸体的频次,从而提高本装置灭杀害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灭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林业管理中,虫害是林木危害中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害虫损害林木,轻者导致林木生长受阻、产量减少,重者直接导致林木死亡,所以林业害虫防治是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2、目前处理害虫的方式多种多样,电击诱杀是其中一种方式。这种诱杀方式不似化学农药的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也不似引入天敌昆虫的方式需要考虑天敌昆虫是否会对林业的生态产生影响,电击诱杀使用简单,适合一些生态环境较为复杂的林木环境。

3、但是目前的电击诱杀装置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诱杀效果降低的问题,经分析,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由于害虫的大小尺寸不一,为了保证诱杀效果,电击棒之间的间距小,这导致尺寸大的害虫易堵在电击棒之间,加上被诱杀的害虫尸体不断增加,并沾粘在电机棒上,导致电击棒与害虫接触的面积大幅减小,害虫也更加不易被灭杀,从而导致诱杀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包括:安装架(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上的下框壳(21)和上框壳(22);可拆卸式连接在下框壳(21)底部的收集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与下框壳(21)之间用于吸引害虫的引诱棒(4);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与下框壳(21)之间用于灭杀害虫的电击棒(5),电击棒(5)呈环状包裹在引诱棒(4)外圈,以此诱导害虫穿过电击棒(5),电击棒(5)至少设置有两层,各层电击棒(5)之间错层设置,以从空间上减小电击棒(5)之间的间隔;滑动连接在所有电击棒(5)上的刮板(6);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内的电机X(61);转动连接在下框壳(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包括:安装架(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上的下框壳(21)和上框壳(22);可拆卸式连接在下框壳(21)底部的收集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与下框壳(21)之间用于吸引害虫的引诱棒(4);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与下框壳(21)之间用于灭杀害虫的电击棒(5),电击棒(5)呈环状包裹在引诱棒(4)外圈,以此诱导害虫穿过电击棒(5),电击棒(5)至少设置有两层,各层电击棒(5)之间错层设置,以从空间上减小电击棒(5)之间的间隔;滑动连接在所有电击棒(5)上的刮板(6);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内的电机x(61);转动连接在下框壳(21)和上框壳(22)之间的螺杆(62),螺杆(62)与电机x(61)的输出端固定,螺杆(62)与刮板(6)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引诱棒(4)以及电击棒(5)之间的接通架(7),接通架(7)与引诱棒(4)以及电击棒(5)均电性连接;固定连接在上框壳(22)内的气缸(71);滑动连接在上框壳(22)上的接通块(72),接通块(72)与气缸(7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接通块(72)能够与接通架(7)接触进行电能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害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框壳(21)的内侧面设置斜坡(20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框壳(21)底部的安装框(8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81)内的电机y(82);转动连接在安装框(81)内的叶轮(83),叶轮(83)与电机y(82)的输出端固定,叶轮(83)产生的流动空气能够从吹动斜坡(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煌周海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景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