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变工况的超净治理、节能、节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472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多变工况的超净治理、节能、节水系统,它包括烟气冷却器系统、脱硫塔、喷淋填料降温塔、中介水处理系统、板式换热器、热泵机组、软化水系统与锅炉除氧器,喷淋填料降温塔设置有两组,两组喷淋填料降温塔之间连接有烟囱,脱硫塔前混合烟道上各连接一套烟气冷却器系统,喷淋填料降温塔设置在脱硫塔的后出口,脱硫后饱和烟气进入喷淋填料降温塔后,降温后的烟气返回烟道最终通过烟囱排放,回收烟气余热提升软化水系统内软化水温度,进入锅炉除氧器。有益效果:它适应多炉合一的多变工况负荷达到超净治理起到余热回收、节能减排及联合消除有色烟羽的一体化装置,同时对系统水进行循环利用并保持整体水平衡达到节水功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治理工艺,具体来说,涉及超净治理、节能、节水系统的工艺。


技术介绍

1、我国大多数燃煤机组和相当数量非电行业企业进行脱硫低排放处理多采用湿法脱硫技术,主要因其脱硫效率高对机组负荷适应性强、技术成熟,但湿法脱硫系统出口净烟气多为湿饱和状态,排烟温度在45~55℃左右,其中水蒸气占约9%~16%,含湿量大。湿法脱硫后的烟气超净治理通常是在其后增设湿电除尘器。烟气从烟囱直接排出后与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接触时,烟气将持续降温,烟气中所含水蒸气会发生过饱和凝结,凝结水对光线产生折射、散射,还在烟囱尾部形成有色湿烟羽。

2、采有湿法脱硫在脱硫过程中耗水量比较大,脱硫后烟气又携带走大量水即脱硫后水蒸气占约9%~16%,含湿量大,导致水资源浪费。

3、湿法脱硫后的烟气超净治理通常是在其后增设湿电除尘器,增设湿电除尘器考虑湿烟气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成本高,湿电为高压电源若本体出现故障维护不方便,需停炉检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变工况的超净治理、节能、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烟气冷却器系统(1)、脱硫塔(2)、喷淋填料降温塔(3)、中介水处理系统(4)、板式换热器(5)、热泵机组(6)、软化水机构(10)与锅炉除氧器(11),所述喷淋填料降温塔(3)设置有两组,两组喷淋填料降温塔(3)之间连接有烟囱(7),所述脱硫塔(2)前混合烟道上各连接一套烟气冷却器系统(1),喷淋填料降温塔(3)设置在脱硫塔(2)的后出口,脱硫后饱和烟气进入喷淋填料降温塔(3)后,与循环利用的中介水处理系统(4)接触换热,降温后的烟气返回烟道最终通过烟囱(7)排放,升温之后的中介水进入中介水处理系统(4)进行沉降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变工况的超净治理、节能、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烟气冷却器系统(1)、脱硫塔(2)、喷淋填料降温塔(3)、中介水处理系统(4)、板式换热器(5)、热泵机组(6)、软化水机构(10)与锅炉除氧器(11),所述喷淋填料降温塔(3)设置有两组,两组喷淋填料降温塔(3)之间连接有烟囱(7),所述脱硫塔(2)前混合烟道上各连接一套烟气冷却器系统(1),喷淋填料降温塔(3)设置在脱硫塔(2)的后出口,脱硫后饱和烟气进入喷淋填料降温塔(3)后,与循环利用的中介水处理系统(4)接触换热,降温后的烟气返回烟道最终通过烟囱(7)排放,升温之后的中介水进入中介水处理系统(4)进行沉降循环利用,进入板式换热器(5)及热泵机组(6),循环水为低温热源进入软化水机构(10)换热降温,降温后循环水返回喷淋填料降温塔(3)进行喷淋洗涤,回收烟气余热提升软化水机构(10)内软化水温度,进入锅炉除氧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应多变工况的超净治理、节能、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却器系统(1)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烟气冷却器系统(1)连接三组锅炉与一组脱硫塔(2),另一组烟气冷却器系统(1)连接两组锅炉与一组脱硫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应多变工况的超净治理、节能、节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香銮陈小燕林友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志合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