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及注水回流取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44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面注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及注水回流取热方法,旨在解决采收地热能时出口温度与地层内部散失热量吻合度低,采热水温度变化率较小、与地层地热接触时间少、流动路径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包括套管、螺旋管、保温管柱、水泵和换热器;套管设置于地层内,螺旋管插装于套管并与套管卡接,保温管柱插装于螺旋管;套管与螺旋管组成螺旋流道;水泵、螺旋流道、保温管柱和换热器依次连通以组成闭环的循环通道。通过螺旋流道延长采热水在地层中的流动距离和流动时间,使采热水与地层热能充分的热交换,从而增大采热水的温度变化率,提高出口温度与地层内部散失热量吻合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面注采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及注水回流取热方法


技术介绍

1、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进行着衰变反应并释放热量,同时产生高温,巨大的热量会透过厚厚的岩层,持续向外释放,这种大地热流产生的能量就称为地热能。地热能是利用地球内部的地热而获得的动力,研究表明,地球地热能的蕴藏量相当于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虽然人类很早就开始享受地热带来的福利,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的价值,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始于20世纪中叶。地热能的利用可分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其中又数地热的直接利用较具科技价值。而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利用开发,起步相对较晚,仍有巨大进步和探索空间。我国地热分布也较为广泛,可为我国后续的地热能源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和战略储备。

2、地热资源开采受到国内外的巨大关注,源于其高清洁无污染的资源采收特点,既能实现能源的采收又不会产生污染物质,并且只要不采收尾水也不会对地层结构产生严重破坏,被称为“可再生能源领域未来的黑马。”地热的利用主要分三种:浅层地热能、热水型地热能及干热岩型地热能,基于技术及成本因素,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0)、螺旋管(200)、保温管柱(300)、水泵(400)和换热器(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200)包括本体(210)和螺旋翼(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为圆柱螺旋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旋翼(220)相应的螺旋槽(110),所述螺旋翼(220)与所述螺旋槽(110)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0)、螺旋管(200)、保温管柱(300)、水泵(400)和换热器(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200)包括本体(210)和螺旋翼(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为圆柱螺旋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0)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旋翼(220)相应的螺旋槽(110),所述螺旋翼(220)与所述螺旋槽(110)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流环空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200)包括三个所述螺旋翼(220),三个所述螺旋翼(220)绕所述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郝楠蒋立坤杨旭田宝振宋剑鸣马淼叶伟娟季小娜曹博苟旭东刘新哲陈斌程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