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4331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本座椅将第一铰链点与第四铰链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滑动模组中,从而使得两者间距可以进行调节,仅调节滑轨坐盆角度时,只需驱动第一或第二滑动模组可以实现坐盆组件的大角度,单坐盆的最大调节角度能达到21°,如需实现整个座椅的前后向调节,同时驱动第一和第二滑动模组即可;设置了第一滑动模组和第二滑动模组,采用滑动副取代相应的转动副,扩大了接触面/接触点,有效的遏制了间隙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整体的强度,尤其是侧向刚性的加强;本座椅结构不需要改变现有的原连杆设计,拓展和通用性更强,且由于向前驱动现在由两个驱动单元执行,相应的有利于提升向前运动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车辆的驾乘舒适性以及高配置有了更多的追求。现今的新能源轿车、suv、mpv等车辆,对于座椅的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加特色的场景和构想不断推陈出新。在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助推下,搭载“零重力座椅”成为当前车辆的一种新风尚。

2、但目前主要的零重力实现方式,参考申请号202110643449.x,名称为一种自动调节的零重力座椅结构及汽车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参考申请的结构中使用了五连杆作为主要形式,此类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大角度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解决乘坐间隙感,舒适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碰撞中机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也由于额外增加的连杆而产生折扣,迟迟无法突破;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主要是为了解决零重力座椅间隙及强度问题,旨在解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包括靠背(1)和坐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2)由滑轨组件(21)、滑轨驱动组件、前滑轨上托架(24)、后滑轨上托架(25)、前连杆(27)、后连杆(28)和坐盆(29)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轨组件(21)相对间隔分布,两个所述滑轨组件(21)均位于所述坐盆(29)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电机(22)和第二滑轨电机(23)均设于两个所述滑轨组件(21)之间,且所述第一滑轨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包括靠背(1)和坐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2)由滑轨组件(21)、滑轨驱动组件、前滑轨上托架(24)、后滑轨上托架(25)、前连杆(27)、后连杆(28)和坐盆(29)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轨组件(21)相对间隔分布,两个所述滑轨组件(21)均位于所述坐盆(29)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小间隙的零重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电机(22)和第二滑轨电机(23)均设于两个所述滑轨组件(21)之间,且所述第一滑轨电机(22)和第二滑轨电机(23)相对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小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珍方明杨波刘桐阳左然坤王升旗俞达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