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和一种车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420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铁防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和一种车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沿的第一弯折部,所述主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板通过所述开口滑动插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防水施工中,避免由于空间不足导致施工困难的状况,结构简单,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防水,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和一种车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越来越成熟,换乘车站近些年建设越来越多,尤其地下车站较多,地下水较丰富,两个车站相连接位置,是后浇带的位置,两个车站后浇带往往车站的主要漏渗水点。

2、现有技术中,后浇带处由于围护结构的存在,其防水措施往往采用高渗透性环氧防水涂料和遇水膨胀止水胶、混凝土比两侧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加上微膨胀剂。车站在后续堵漏方面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才能符合一级等防水要求,成本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和一种车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满足车站的防水要求,且减少施工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沿的第一弯折部,所述主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主体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1)与第二板(2),所述第一板(1)包括主体(10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1)一侧沿的第一弯折部(102),所述主体(101)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主体(101)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10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板(2)通过所述开口滑动插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包括第一板体(1011)、第二板体(1012)及两个第三板体(1013),所述第一板体(1011)的一侧缘与所述第二板体(1012)的一侧缘相接,所述第一弯折部(102)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1)与第二板(2),所述第一板(1)包括主体(10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1)一侧沿的第一弯折部(102),所述主体(101)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主体(101)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10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板(2)通过所述开口滑动插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包括第一板体(1011)、第二板体(1012)及两个第三板体(1013),所述第一板体(1011)的一侧缘与所述第二板体(1012)的一侧缘相接,所述第一弯折部(102)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011)与所述第二板体(1012)的侧缘相接处,两个所述第三板体(1013)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2)相邻的第一板体(1011)的两侧缘上,两个所述第三板体(1013)均与所述第一板体(1011)侧缘、所述第二板体(1012)侧缘相接,所述第一板体(1011)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102)的侧缘、所述第二板体(1012)背离所述第一弯折部(102)的侧缘及两个所述第三板体(1013)围合限定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板体(1011)、所述第二板体(1012)及两个所述第三板体(1013)围合限定形成所述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拉式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011)背离所述第二板体(1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亚泉黄威然周舟梁红兵梁永钊范星星莫燕明刘吉祥李嘉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