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及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394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3
本技术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包括沿第一方向黏合的第一基膜和第二基膜,所述第一基膜远离所述第二基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二基膜远离所述第一基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一基膜与所述第二基膜之间形成容腔,所述容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度大于0mm。本技术的设置了两层基膜粘合的复合隔膜,在机械测试中,一旦电芯形变导致的隔膜的崩裂,由于本申请中两层基膜相对的面并未设置粘结层,崩裂发生在两层基膜的相对面,断口拉伸的集流体接触到料区的概率降低,从而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复合隔膜的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的,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及电芯


技术介绍

1、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这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然而,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中,机械类破坏过程,因正负极接触导致短路起火是需要重点改善的安全问题之一。受到破坏后,电芯内部短路有四种方式:1)集流体之间的短路;2)正负极活性物质接触;3)负极活性物质和铝箔接触;4)正极活性物质和铜箔接触。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和铝箔之间的接触短路是最危险的接触模式,因此,亟需一种技术方案用于降低负极活性物质和铝箔之间的接触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能够降低电芯的集流体在电芯受到机械破坏时接触到料区的概率,进而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A)黏合的第一基膜(1)和第二基膜(2),所述第一基膜(1)远离所述第二基膜(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结层(3),所述第二基膜(2)远离所述第一基膜(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结层(4),所述第一基膜(1)与所述第二基膜(2)之间形成容腔(5),所述容腔(5)沿所述第一方向(A)的高度大于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5)沿第二方向(B)的长度为L1,所述隔膜的长度为L2,满足关系式:0.8≤L1/L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a)黏合的第一基膜(1)和第二基膜(2),所述第一基膜(1)远离所述第二基膜(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结层(3),所述第二基膜(2)远离所述第一基膜(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结层(4),所述第一基膜(1)与所述第二基膜(2)之间形成容腔(5),所述容腔(5)沿所述第一方向(a)的高度大于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5)沿第二方向(b)的长度为l1,所述隔膜的长度为l2,满足关系式:0.8≤l1/l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5)内沿第二方向(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黏合区(6),所述黏合区(6)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基膜(1)与所述第二基膜(2)黏合的黏合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电芯安全性能的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沿第二方向(b)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黏合区(6),所述黏合区(6)用于热压粘合所述第一基膜(1)和所述第二基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思仪李文杰谢安河项海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