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智能充电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充电桩进行智能化改造的系统,可以实现充电桩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有序充电、数据分析等功能,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低碳的充电服务。
2、现有的专利号为cn2115922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微型加电站,其由四立柱主框、充电式载车板,载车板运载装置,自动伸缩充电接头,电动车充电桩电源模块和充电站plc程控管理模块构成,这种微型加电站占地小,节约土地资源,同时是一种立体加电站,因此也很安全,不会被盗,也不会有触电危险,同时这种电动车微型加电站自动化程度高,无人看管,方便用户自助操作。
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借助充电桩补充电力,而现有的充电桩通常是建设在地面上的,但是,在立体车库使用时,停在上层的新能源车辆难以进行充电过程,因此,该种停车场所会为新能源车主带来一定的不便,从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智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立体车库(1)和其上设置的多组载车板(2),立体车库(1)上设有充电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1)的最下层设有移动充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2)上设有使处于底板处的充电桩(3)置于载车板(2)上的纵移组件,纵移组件包括在水平横向往复运动的两组横向夹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横向夹板(13)之间形成容纳充电桩(3)的空间,两组横向夹板(13)在水平纵向自由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立体车库(1)和其上设置的多组载车板(2),立体车库(1)上设有充电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1)的最下层设有移动充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2)上设有使处于底板处的充电桩(3)置于载车板(2)上的纵移组件,纵移组件包括在水平横向往复运动的两组横向夹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横向夹板(13)之间形成容纳充电桩(3)的空间,两组横向夹板(13)在水平纵向自由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调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多组底托(4),多组底托(4)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一组端部的底托(4)一侧设有气缸(5),气缸(5)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的钢结构框架中的钢构件上,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处于端部的一组底托(4)上,充电桩(3)放置于底托(4)上,底托(4)朝向载车板(2)的一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开口端;所述载车板(2)朝向底托(4)的一侧对应开口端位置开设有敞口槽,底托(4)处于载车板(2)远离车辆进入端的一侧;所述载车板(2)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有在水平纵向往复运动的异形让位架(12),异形让位架(12)的两端分别通过让位组件连接有一组纵向推杆(8),纵向推杆(8)朝向底托(4)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鹤云,金智伟,黄东,王燕,陆英伦,刘波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波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