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减震,具体涉及一种墙体砌筑结构及建筑体。
技术介绍
1、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加墙体的抗震能力,通常将墙体分割成若干块墙体单元,并通过墙体单元之间的减振装置进行相互制约,从而减少对墙体的破坏。目前,建筑阻尼器是一种用于减振的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塔楼等工程中,主要是通过消耗地震能量、风能等外部作用力,减小建筑物在剧烈震动或风力作用下的振动幅度,保障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舒适性。
2、其中,建筑阻尼器的原理是利用阻尼器材料的特性,在振动过程中将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去,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幅,常见的建筑阻尼器包括摆锤式阻尼器、液体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等,不仅可以减小建筑物的震动幅度,避免结构破坏,还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环境,同时,建筑阻尼器的使用还可以降低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减少建筑成本。
3、现有墙体结构的建筑阻尼器的安装,是将活塞杆两端的耳环分别通过支座与两个墙体单元连接,且活塞杆可在缸筒做往复运动,此种安装结构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当空间较窄时不适用,且由于缸筒是活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暗柱,所述暗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凸起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大于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缸筒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铰接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暗柱,所述暗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凸起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大于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缸筒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铰接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马文现,张京浩,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震控安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