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剂、净水系统和装置。
技术介绍
1、絮凝法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目前铝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铁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最常见的絮凝剂,然而,随着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上絮凝剂会有残留和较高毒性,目前还有使用一些微生物絮凝剂,但是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光照、养分和供氧情况的不足以及温度不合适等情况不易在污水中生长,造成絮凝速度慢,絮凝效果差,并且絮凝剂中的微生物经常会出现所需要生长的条件不同,如果在同一温度、同一条件下,絮凝剂中的部分微生物很容易出现无法正常生长的情况,影响其絮凝效果,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性小,絮凝效果好的净水剂、净水系统和装置。
2、一种净水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第一组分:硫酸亚铁2-5份、聚合氯化铝20-25份、硫酸亚铁2-5份,第二组份:铁氧化菌eeelcw013-5份,丛枝菌根真菌1-2份,长孢葡萄穗霉菌5-8份,淡紫拟青霉0.5-1份,硝化细菌5-10份、反硝化细菌2-5份、枯草芽孢杆菌25~30份,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1-3份,小球藻2-5份,球衣菌2-3份。
3、使用所述的净水装置,包括净水罐,净水罐外设有废水进口、泄气口,净水罐内设有数个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斗和数个菌种放置斗,过滤斗和菌种放置斗上均匀分布第一过滤孔,过滤斗上开口与净水罐内侧壁连接,过滤斗下开口设有可开闭过滤斗下开口的阀门,过滤斗为双层中空的密闭结构,包括第
4、进一步的,所述的菌种放置斗为两个,两个菌种放置斗沿净水罐自上而下均匀等间距排列。
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过滤板包括第一过滤环,第一过滤环内覆盖微孔过滤膜,第一过滤环外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滤孔内设有与第一过滤环的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形成第一过滤板与第一过滤孔的可拆卸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斗和菌种放置斗上均设置加热器。
7、进一步的,包括净水罐,净水罐的第一进气口连通高压气泵,净水罐第一出水口连通紫外杀菌装置进水口,紫外杀菌装置出口连通活性炭过滤装置进水口,活性炭过滤装置出水口连通净水存储装置。所述的紫外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罐,杀菌罐内设有数个半球面凹板,数个半球面凹板自上而下依次等间隔设置,半球面凹板上均匀分布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内设有蜂窝状玻璃网格,第二过滤孔外套设环形紫外灯带。
8、进一步的,所述的净水罐,所述的第一过滤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微孔过滤膜板。
9、进一步的,所述的菌种固定装置包括橡胶套,橡胶套为一侧开口的长方体套,橡胶套内设有可插入橡胶套的橡胶板,橡胶板两侧板面设有蜂窝状凹槽,蜂窝状凹槽内放置活化后的菌种和固体培养基,橡胶板一端固定连接堵塞橡胶套的密封塞,密封塞连接挂环,橡胶套上设有第三过滤孔,第三过滤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微孔过滤膜板。所述的可拆卸微孔过滤膜板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内覆盖微孔过滤膜,橡胶套内设有卡扣固定环的卡槽。
10、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净水剂中将硫酸亚、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净水剂与微生物净水剂进行结合,降低了化学净水剂的使用,而微生物菌种加入后,不仅具有净水作用,还对其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减少金属离子的残留,本专利技术中净水剂可以放置在菌种固定装置内,菌种固定装置内有培养基和菌种,可以为废水进入后,第一组分中的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进行絮凝后,残留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菌种固定装置的菌种进行吸附,减少金属离子的残留,菌种可以在
11、同时菌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适宜条件,分开调节菌种温度以及需氧量,保证净水剂剂中菌种活性,增加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第一组分:硫酸亚铁2-5份、聚合氯化铝20-25份、硫酸亚铁2-5份,第二组份:铁氧化菌EEELCW013-5份,丛枝菌根真菌1-2份,长孢葡萄穗霉菌5-8份,淡紫拟青霉0.5-1份,硝化细菌5-10份、反硝化细菌2-5份、枯草芽孢杆菌25~30份,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1-3份,小球藻2-5份,球衣菌2-3份。
2.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罐,净水罐外设有废水进口、泄气口,净水罐内设有数个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斗和数个菌种放置斗,过滤斗和菌种放置斗上均匀分布第一过滤孔,过滤斗上开口与净水罐内侧壁连接,过滤斗下开口设有可开闭过滤斗下开口的阀门,过滤斗为双层中空的密闭结构,包括第一上层斗面和第一下层斗面,第一上层斗面和第一下层斗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第一上层斗面和第一下层斗面相邻上的边沿和下边沿封闭,菌种放置斗为双层中空的密闭结构,包括第二上层斗面和第二下层斗面,第二上层斗面和第二下层斗面之间具备第二间隔,菌种放置斗的第二上层斗面和第二下层斗面相邻上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封闭,菌种放置斗上开口连接净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放置斗为两个,两个菌种放置斗沿净水罐自上而下均匀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板包括第一过滤环,第一过滤环内覆盖微孔过滤膜,第一过滤环外设有外螺纹,第一过滤孔内设有与第一过滤环的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形成第一过滤板与第一过滤孔的可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斗和菌种放置斗上均设置加热器。
6.使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罐,净水罐的第一进气口连通高压气泵,净水罐第一出水口连通紫外杀菌装置进水口,紫外杀菌装置出口连通活性炭过滤装置进水口,活性炭过滤装置出水口连通净水存储装置。所述的紫外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罐,杀菌罐内设有数个半球面凹板,数个半球面凹板自上而下依次等间隔设置,半球面凹板上均匀分布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内设有蜂窝状玻璃网格,第二过滤孔外套设环形紫外灯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罐,所述的第一过滤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微孔过滤膜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固定装置包括橡胶套,橡胶套为一侧开口的长方体套,橡胶套内设有可插入橡胶套的橡胶板,橡胶板两侧板面设有蜂窝状凹槽,蜂窝状凹槽内放置活化后的菌种和固体培养基,橡胶板一端固定连接堵塞橡胶套的密封塞,密封塞连接挂环,橡胶套上设有第三过滤孔,第三过滤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微孔过滤膜板。所述的可拆卸微孔过滤膜板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内覆盖微孔过滤膜,橡胶套内设有卡扣固定环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第一组分:硫酸亚铁2-5份、聚合氯化铝20-25份、硫酸亚铁2-5份,第二组份:铁氧化菌eeelcw013-5份,丛枝菌根真菌1-2份,长孢葡萄穗霉菌5-8份,淡紫拟青霉0.5-1份,硝化细菌5-10份、反硝化细菌2-5份、枯草芽孢杆菌25~30份,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1-3份,小球藻2-5份,球衣菌2-3份。
2.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罐,净水罐外设有废水进口、泄气口,净水罐内设有数个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斗和数个菌种放置斗,过滤斗和菌种放置斗上均匀分布第一过滤孔,过滤斗上开口与净水罐内侧壁连接,过滤斗下开口设有可开闭过滤斗下开口的阀门,过滤斗为双层中空的密闭结构,包括第一上层斗面和第一下层斗面,第一上层斗面和第一下层斗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第一上层斗面和第一下层斗面相邻上的边沿和下边沿封闭,菌种放置斗为双层中空的密闭结构,包括第二上层斗面和第二下层斗面,第二上层斗面和第二下层斗面之间具备第二间隔,菌种放置斗的第二上层斗面和第二下层斗面相邻上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封闭,菌种放置斗上开口连接净水罐内侧壁。菌种放置斗下开口固定连通过滤斗,第二间隔与第一间隔连通。净水罐上还设有进菌口和第一进气口,进菌口上设有可开闭的密封盖。第一上层斗面、第一下层斗面、第二上层斗面、第二下层斗面上设有数个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孔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过滤板。进菌口与第二间隔连通,净水罐底部设有抽水管,抽水管连通第一出水口,第二间隔内还设有可拆卸的菌种固定装置。所述的净水罐顶部还设有喷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彦巍,韦贞鸽,万东锦,代吉华,梁家伟,刘飞飞,孙培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君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