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225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涉及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盒、储罐、压动结构和混合壳,底盒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储罐,储罐的顶部贯通活动连接有压动结构,底盒的一侧下部固定连通有输入管,输入管的周侧固定有电控阀,底盒远离输入管的一侧设置有混合壳,混合壳的内壁上固定有螺旋叶片。本技术通过设置底盒、储罐、压动结构和混合壳,解决了污水外加碳源时碳源不易均匀地分散到污水中,利用率较差,且使用时暂存碳源设备添加碳源需要人工进行不够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为:使用时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分散,且暂存碳源设备无需人工进行,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现阶段的污水脱氮主要以生物法为主,生物脱氮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其中反硝化是实现彻底脱氮的关键环节,但是反硝化细菌为异养微生物,需要外界有机碳为其提供反硝化过程所需营养物质以及反硝化所需的电子,因此污水中的有机碳含量通常成为影响污水脱氮效果“最短的那块木板”,然而进水中有机碳含量较低,氮含量较高,这种“低碳高氮”的局面成为污水处理厂痛点所在,为使出水总氮稳定达标,不得不外加碳源,碳源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作用主要为提供细胞的碳架,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提供合成产物的碳架,碳源在制作微生物培养基或细胞培养基时有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或细胞的正常生长,分裂提供物质基础,促进细菌分裂,使得污水被净化,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污水外加碳源时,直接通过相应的添加装置加入生物池内,在刚加入生物池内时,加碳源位置的污水中,碳源的浓度较高,通过曝气几遍后,搅动污水均匀,保证碳源的供给;

3、污水外加碳源工作时,暂存碳源的设备中,其中的碳源会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包括底盒(1)、储罐(2)、压动结构(3)和混合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储罐(2),所述储罐(2)的顶部贯通活动连接有压动结构(3),所述底盒(1)的一侧下部固定连通有输入管(101),所述输入管(101)的周侧固定有电控阀(102),所述底盒(1)远离输入管(101)的一侧设置有混合壳(4),所述混合壳(4)的内壁上固定有螺旋叶片(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靠近混合壳(4)的一侧下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103),所述输送管(103)远离底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包括底盒(1)、储罐(2)、压动结构(3)和混合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储罐(2),所述储罐(2)的顶部贯通活动连接有压动结构(3),所述底盒(1)的一侧下部固定连通有输入管(101),所述输入管(101)的周侧固定有电控阀(102),所述底盒(1)远离输入管(101)的一侧设置有混合壳(4),所述混合壳(4)的内壁上固定有螺旋叶片(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靠近混合壳(4)的一侧下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103),所述输送管(103)远离底盒(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加药泵(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污水外加碳源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泵(10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105),所述连通管(105)远离加药泵(104)的一端与混合壳(4)固定连通。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东陈刘根陈妍李允鹏王永飞王瑞欣李筝郝嘉辉牛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淇滨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