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238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泵,包括泵体(1)、泵盖(2)、转子(3)和转轴(4);所述转轴(4)的轴线与泵盖(2)的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泵盖(2)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所述第二空腔(1.4)与进料口(2.1)、出料口(2.2)连通;在工作状态,输送的物料从进料口(2.1)进入到第二空腔(1.4)经转子(2)与第二空腔(1.4)侧壁之间的挤压后从出料口(2.2)排出。该转子泵将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均设在顶盖且在工作时顶盖和转子不动而泵体转动,从而能满足特殊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泵,具体讲是一种转子泵


技术介绍

1、转子泵是指通过转子与泵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进而使液体的能量增加的泵。转子泵是一种旋转的容积式泵,具有正排量性质,其流量不随背压变化而变化。

2、目前有公开一种用于汽车供油泵的g-转子泵,一用于容纳电动机和g-转子泵的外壳。g-转子泵具有底部和与底部通过隔离架保持规定距离的顶盖。隔离架和顶盖在此是一体制成的。在顶盖和底部之间,布置一固定在电动机的轴上的内转子。轴具有平面和凸台,以便带动内转子运动。内转子由此只能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与轴连接。内转子具有图所示的外齿,所述外齿与外转子的内齿啮合。顶盖和底部分别具有g-转子泵的进口和出口。燃料由此通过顶盖吸入并轴向流过g-转子泵。供油单元的外壳具有连接管,它用于连接图中未示出的管路。内转子的外齿比外转子的内齿少一个齿。由此形成供油室,要供给的液体从图所示的进口输送到出口。在外转子的内齿的齿根内,设有沿外转子的整个高度延伸的切口。在该切口内收集在所供液体中的污垢颗粒,由此防止污垢颗粒在内齿和外齿的齿面上相互摩擦。g-转子泵具有带外齿的内转子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盖(2)、转子(3)和转轴(4);所述泵体(1)呈圆柱形且设有中心孔(1.1),所述泵体(1)内部设有隔板(1.2)将泵体(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所述第二空腔(1.4)为齿形内腔,所述转子(3)为与第二空腔(1.4)的齿形相配的齿轮,所述泵盖(2)嵌入在泵体(1)的一端,所述转子(3)位于第二空腔(1.4)内;所述转轴(4)一端与泵盖(2)固定,另一端与转子(3)固定,所述转轴(4)的轴线与泵盖(2)的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泵盖(2)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所述第二空腔(1.4)与进料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盖(2)、转子(3)和转轴(4);所述泵体(1)呈圆柱形且设有中心孔(1.1),所述泵体(1)内部设有隔板(1.2)将泵体(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所述第二空腔(1.4)为齿形内腔,所述转子(3)为与第二空腔(1.4)的齿形相配的齿轮,所述泵盖(2)嵌入在泵体(1)的一端,所述转子(3)位于第二空腔(1.4)内;所述转轴(4)一端与泵盖(2)固定,另一端与转子(3)固定,所述转轴(4)的轴线与泵盖(2)的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泵盖(2)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所述第二空腔(1.4)与进料口(2.1)、出料口(2.2)连通;在工作状态,输送的物料从进料口(2.1)进入到第二空腔(1.4)经转子(3)与第二空腔(1.4)侧壁之间的挤压后从出料口(2.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2)与泵体(1)连接后所述第二空腔(1.4)为一个封闭的空腔且仅设有进料口(2.1)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