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压大电流LCC-LCC补偿拓扑的软开关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209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三个相移量来实现无线充电系统的软开关的适用于低压大电流LCC‑LCC补偿拓扑的软开关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电压电流双环计算出输出功率条件下的基准移相值;S2.判断基准移相值的范围区间;S3.根据基准移相值的范围区间分辨车端还是地端;S4.若分辨为地端,根据基准移相值的范围区间,选择不同的移向值换算函数,计算出地端移相角φp;S5.若分辨为车端,根据基准移相值的范围区间,选择不同的移向值换算函数,计算出车端移相角φs;S6.车端根据自动功角函数,通过基准移相值来确定功角控制值,实现对系统相位角θc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无线充电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电子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压大电流lcc-lcc补偿拓扑的软开关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powertransfertechnology,wptt)于19世纪中后期首次被著名的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提出,它是一种借助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场、磁场、声波等)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传输模式。这种传输方式与传统利用电缆线输送电能的方式相比更加安全、便捷和可靠,被认为是能源传输和接入的一种革命性进步。

2、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为了优化输出电力特性以及便于控制,会增加谐振腔的补偿拓扑。现已经有多种补偿拓扑被运用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常见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初级侧(地端)和次级侧(车端)谐振补偿拓扑比较多,主要有串联谐振(s)、并联谐振(p)、串并联混合型的lcl及lcc等四类,那么基于这四种谐振补偿拓扑可以形成多种组合。

3、目前已形成地端串联-车端串联(s-s)、地端串联-车端并联(s-p)、地端并联-车端串联(p-s)、地端并联-车端并联(p-p)、地端lcl-车端并联(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低压大电流LCC-LCC补偿拓扑的软开关控制方法,包括LCC-LCC补偿拓扑的双向移向全桥电路,所述LCC-LCC补偿拓扑的双向移向全桥电路包括地端移向全桥和车端移向全桥,所述地端移向全桥包括有四个地端开关器,所述四个地端开关器分别记为Sp1、Sp2、Sp3和Sp4,其中Sp1和Sp3构成地端超前臂,Sp2和Sp4构成地端滞后臂,所述车端移向全桥包括有四个车端开关器,所述四个所述车端开关器分别记为Ss1、Ss2、Ss3和Ss4,其中Ss1和Ss3构成车端超前臂,Ss2和Ss4构成车端滞后臂,其特征在于:在全桥电路处于正半周期正在短路的T1时,Sp1关闭,Sp3开启,控制地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低压大电流lcc-lcc补偿拓扑的软开关控制方法,包括lcc-lcc补偿拓扑的双向移向全桥电路,所述lcc-lcc补偿拓扑的双向移向全桥电路包括地端移向全桥和车端移向全桥,所述地端移向全桥包括有四个地端开关器,所述四个地端开关器分别记为sp1、sp2、sp3和sp4,其中sp1和sp3构成地端超前臂,sp2和sp4构成地端滞后臂,所述车端移向全桥包括有四个车端开关器,所述四个所述车端开关器分别记为ss1、ss2、ss3和ss4,其中ss1和ss3构成车端超前臂,ss2和ss4构成车端滞后臂,其特征在于:在全桥电路处于正半周期正在短路的t1时,sp1关闭,sp3开启,控制地端谐振电流ilrp小于零,可以实现软开关zvs;在地端全桥电路处于正半周期正在导通的t2时,sp2开启,sp4关闭,控制地端谐振电流ilrp小于零,可以实现软开关zvs;在全桥电路处于负半周期正在短路的t3时,sp1开启,sp3关闭,控制地端谐振电流ilrp大于零,可以实现软开关zvs;在全桥电路处于负半周期正在导通的t4时,sp2关闭,sp4开启,控制地端谐振电流ilrp小于零,可以实现软开关zvs;在全桥电路处于正半周期正在短路的t1时,ss1关闭,ss3开启,控制车端谐振电流ilrs大于零,可以实现软开关zvs;在全桥电路处于正半周期正在短路的t2时,ss2开启,ss4关闭,控制车端谐振电流ilrs大于零,可以实现软开关zvs;在全桥电路处于负半周期正在短路的t3时,ss1开启,ss3关闭,控制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斌杨程喻邹建俊骆象豪高伟烙徐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坦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