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90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0
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包括中间模具、上模套以及下模套,中间模具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模具以及下模具,上模具与上模套相对应,下模具与下模套相对应,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外壁均滑动连接有脱模板,上模套以及下模套远离中间模具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本技术当上模套以及下模套的侧面与中间模具的侧面将脱模板夹紧时,便可以进行注模,注模完成后,在完成冷却后可以通过将两侧的上模套以及下模套向远离中心模具的方向滑动,同时拉伸伸缩杆,最终通过伸缩杆带动脱模板向远离中间模具的方向滑动,便可以使注造好的的模具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上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壳成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属于电源适配器生产。


技术介绍

1、电源适配器常见于手机、液晶显示屏和笔记本等小型电子产品上,一般是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在电源适配器生产制作过程中,对于电源适配器的外壳,都是通过注塑形成,但是电源适配器的外壳是由两个半外壳组成,现有的基本是采用两组模具分开注塑,成型效率低,并且注塑成功后首先需要将动模与固定磨分开,再将注塑好的外壳取掉,这样操作比较麻烦和浪费时间。

2、因此,亟需对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当上模套以及下模套的侧面与中间模具的侧面将脱模板夹紧时,便可以进行注模,注模完成后,在完成冷却后可以通过将两侧的上模套以及下模套向远离中心模具的方向滑动,同时拉伸伸缩杆,最终通过伸缩杆带动脱模板向远离中间模具的方向滑动,便可以使注造好的的模具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上脱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包括中间模具(1)、上模套(2)以及下模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模具(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模具(4)以及下模具(5),所述上模具(4)与所述上模套(2)相对应,所述下模具(5)与所述下模套(3)相对应,所述上模具(4)以及所述下模具(5)外壁均滑动连接有脱模板(6),所述上模套(2)以及所述下模套(3)远离所述中间模具(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脱模板(6)一侧均与所述伸缩杆(8)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包括中间模具(1)、上模套(2)以及下模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模具(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模具(4)以及下模具(5),所述上模具(4)与所述上模套(2)相对应,所述下模具(5)与所述下模套(3)相对应,所述上模具(4)以及所述下模具(5)外壁均滑动连接有脱模板(6),所述上模套(2)以及所述下模套(3)远离所述中间模具(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脱模板(6)一侧均与所述伸缩杆(8)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模具(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9),所述脱模板(6)与所述限位杆(9)均滑动连接,同一侧的横向两个所述限位杆(9)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上模套(2)以及所述下模套(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远离所述中间模具(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模具(1)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注塑管(11),两侧的所述第一注塑管(11)的一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权涛徐紫云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开拓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