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78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机器人装置,其包括:第一机械臂部和第二机械臂部;所述第一机械臂部包括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移动部,所述第一机械臂的第二端连接油箱盖开闭属具,所述油箱盖开闭属具用于打开和/或关闭油箱的外盖和/或内盖;所述第二机械臂部包括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移动部,所述第二机械臂的第二端连接油枪部,所述油枪部用于对所述油箱进行加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车辆加油全程无接触自动化操作,节约人力资源,加油过程更加安全,且极大地扩展了机械臂部的可达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加油,具体涉及一种加油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智能加油机器人不仅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无法完成开关外盖、开关内盖以及插拔油枪的全部流程。同时智能加油机器人开外盖动作能够适配的车型少,无法覆盖大部分车型。并且,智能加油机器人的油枪加持结构复杂,对油枪的锁定程度不够。同时油枪没有快卸功能,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加油员无法快速拆卸油枪,从而在短时间内接管加油过程。

2、现有智能加油机器人通常缺少自动视觉识别功能,仅能够对停入特定位置的车辆进行加油,而无法根据车辆停放区内的车辆位姿,通过视觉识别定位后,引导机械臂到车辆油箱口位置,从而完成加油操作。虽然少部分智能加油机器人的机械臂上设置视觉识别相机,但是由于机械臂无法整体大范围移动,导致机械臂的空间运动范围和机械臂上的视觉识别相机的识别角度受限,因此加油车辆需严格停放在指定空间内才能够被视觉相机识别,对车辆位姿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油机器人装置。>

2、为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械臂部和第二机械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枪部(6)包括:第一可伸缩部(61)、第二可伸缩部(62)以及油枪(63),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与所述第二机械臂(4)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油枪(63)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并用于驱动所述油枪(63)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的输出端连接油枪扳机部(631)并用于驱动所述油枪扳机部(631)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油枪扳机部(631)卡设在油枪把手(632)的外部,并通过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械臂部和第二机械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枪部(6)包括:第一可伸缩部(61)、第二可伸缩部(62)以及油枪(63),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与所述第二机械臂(4)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油枪(63)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并用于驱动所述油枪(63)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的输出端连接油枪扳机部(631)并用于驱动所述油枪扳机部(631)进行往复移动,所述油枪扳机部(631)卡设在油枪把手(632)的外部,并通过往复移动带动所述油枪把手(632)动作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油枪(63)的油路,从而实现加油或停止加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部(64)连接第二连接部(65),所述第二连接部(65)用于固定住所述油枪(63)并与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4)包括:与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板(641)和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4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642),所述第二连接板(64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6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65)包括:第一连接件(651)和第二连接件(652),所述第一连接件(6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4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51)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52)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5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52)的第二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65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52)的连接能够固定住所述油枪(63),使得所述油枪(63)和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一起随所述第一伸缩部(61)的输出端的移动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51)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朝向所述油枪(63)的第一弧形部(6511),所述第一弧形部(6511)用于夹持油枪筒体(633)的第一侧外壁,所述第二连接件(652)上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朝向所述油枪(63)并与所述第一弧形部(6511)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弧形部(6521),所述第二弧形部(6521)用于夹持所述油枪筒体(633)的第二侧外壁,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部(6511)和所述第二弧形部(6521)能够夹持固定住所述油枪(6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51)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油枪(63)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6512),所述油枪(63)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6512)相配合使用的凹槽部(634),所述凸起部(6512)插入所述凹槽部(634)内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52)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52)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65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连接部(66)连接所述油枪扳机部(6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66)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油枪扳机部(631),所述油枪扳机部(631)上设置有第三弧形部(6311),所述第三弧形部(6311)设置在所述油枪把手(632)的外部并用于与所述油枪把手(632)相配合使用;当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的输出端伸出时,所述第三弧形部(6311)设置在所述油枪把手(632)的外部;当所述第二可伸缩部(62)的输出端缩回时,所述第三弧形部(6311)与所述油枪把手(632)扣合在一起并驱动所述油枪把手(632)动作打开所述油枪(63)的油路。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部(6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可伸缩部(67),所述第三可伸缩部(67)用于吸收所述油枪(63)触碰外部设备时产生的第一形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可伸缩部(67)包括:第一杆体(671)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体(671)外部的第一弹性体(672),所述第一杆体(67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42)连接,所述第一杆体(671)的第二端设置成自由端并可移动地穿过第一支撑板(68),所述第一支撑板(68)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4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67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42)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体(67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8)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油枪(63)触碰外部设备时,所述第一形变传递至所述第三可伸缩部(67),使得所述第一杆体(671)的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68)的一侧移动,并驱动所述第一杆体671)的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68)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体(672)呈压缩状态;当所述油枪(632)与所述外部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体(672)呈伸张状态并驱动所述第一杆体(671)的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68)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杆体(671)的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68)的一侧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油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42)上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6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部(6421),所述第一杆体(67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凸台部(64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4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体(672)的第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台部(6421)的外部,所述第一支撑板(68)上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64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部(681),所述第一杆体(671)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凸台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德林周金广孙勤凤王任翔唐泓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