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35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1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包括驳岸系统I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所述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至少由若干模块化填料砖、若干固定桩以及若干水生植物和/或陆生植物组成,所述模块化填料砖为含有若干通孔的多边形规则结构,所述模块化填料砖适于拼装形成驳岸系统I的框架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的框架,所述固定桩被设置为适于贯穿所述通孔,所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被设置为适于固定于所述通孔中;本技术的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解决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硬质驳岸及大深水体缺少生态栖息环境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生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


技术介绍

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将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河湖生物多样性问题备受关注,尤其在传统河流整治工程中:1)比较片面强调防洪、排水;2)人工河道的建设以直线或折线居多;3)为便于计算、增强输水能力、易于施工等目的,将河流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如梯形、矩形等;4)为减少渗漏、提高岸坡抗冲性、抗侵蚀性及耐久性等,材料的特点以硬质化和糙率小为主,如光洁的水泥护岸、砌石等硬质材料。这些工程措施改变了河流自然状态下的主流、浅滩和急流相间的格局,使栖息于河流中的水生动植物丧失生存条件,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坏河流与河岸生态系统的健康。

2、目前,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生态栖息地的构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打木桩堆填土的方式,形成生态型驳岸、生态岛等,以增加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种植面积。cn103114560a公开了一种河道中人工生态岛的构筑防范,具体公开了在河道中打桩,沿桩用网格状围网围隔成围栏,围栏内填充砾石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驳岸系统I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所述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至少由若干模块化填料砖(1)、若干固定桩(5)以及若干水生植物和/或陆生植物组成,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为含有若干通孔(2)的多边形规则结构,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适于拼装形成驳岸系统I的框架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的框架,所述固定桩(5)被设置为适于贯穿所述通孔(2),所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被设置为适于固定于所述通孔(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的周边设有整齐规则的榫卯结构拼接口(3),适于模块化填料砖(1)各边拼装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驳岸系统i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所述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至少由若干模块化填料砖(1)、若干固定桩(5)以及若干水生植物和/或陆生植物组成,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为含有若干通孔(2)的多边形规则结构,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适于拼装形成驳岸系统i的框架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的框架,所述固定桩(5)被设置为适于贯穿所述通孔(2),所述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被设置为适于固定于所述通孔(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的周边设有整齐规则的榫卯结构拼接口(3),适于模块化填料砖(1)各边拼装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生态栖息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系统i的框架和湖心栖息地系统ii的框架均为多个所述模块化填料砖(1)在水平方向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口(3)自由拼装和/或在垂直方向通过所述固定桩(5)贯穿多个所述通孔(2)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生态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丁艳吴阳陈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瑞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